孩子没考好时,有的孩子本来对自己要求高,这时家长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心情,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在孩子的情绪得到调整后,让孩子看到自己做到的部分,正向引导孩子重拾信心和勇气。
考试结束后,家长和孩子都很关心成绩,特别是家长,当看到孩子的成绩较好时,有的家长很开心,而有的家长觉得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失望,有的大动干戈。
如果只看结果,不看孩子学习过程的家长,大部分时间其实关注孩子较少,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只注重成绩,就看不到孩子努力的过程和进步中的闪光点。
每个孩子的本性都是积极向上的,每个孩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较好的成绩,更希望能够得到家长的肯定、欣赏和鼓励。
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孩子在学校与同学或老师发生纠葛时;当孩子受到同伴欺负时等等,当发生这些事情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家长在哪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家长有没有发现孩子的情绪有些低落或焦虑紧张?抑或烦躁不安?这时候他们最需要疏导和关心。
如果家长没有悉心的观察和用心,孩子有烦恼和情绪的时候,没有一个渠道或方式帮助孩子化解这些,孩子的精神状态就受到影响,孩子的专注力就遭到破坏,精力分散难以集中,学习效果能好吗?
所以说家长只关注成绩,没有注重过程的时候,很容易轻易下判断,认为孩子没有用心学习、孩子不认真、孩子不行,随之的负面情绪给孩子随意贴标签,大大否认了孩子的努力,如果这样,是非常容易使得孩子有挫败感,并且在感情上没有得到理解和支持,疏离的关系自然产生。
因此,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反映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方式,还有家长的教育素养。
孩子有情绪时,帮助孩子疏导、化解,理解孩子当下的感受和需要,同理心地关注孩子的心情,当孩子的不良情绪得到释放和排解,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才会有最佳状态学习,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
当孩子取得较好成绩时,可以问问孩子怎么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的?让孩子自己通过描述这个过程,体验到坚持和努力,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从而使得孩子更加有兴趣和信心学习课程内容,这样的提问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激发孩子的热情,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孩子学习的内驱力。有内驱力学习愿望的孩子,自主性更强,自我管理和自律都做得较好,为自己负责,学习有目标有动力。
如果孩子成绩偶尔没考好,可以和孩子一起进行卷面分析,哪些不会,需要将这些不会的内容补上学懂,多做题练习掌握,彻底弄明白;哪些是粗心马虎,什么原因会粗心呢?5怎么就看成2呢?还是没有认真复习,贪玩过多造成等等,这样和孩子一起客观总结经验,端正学习态度、理清知识掌握程度,家长的理性和接纳,也是给孩子理性对待事物,解决问题的一个示范。
有些成绩不理想是由于考试心态造成的。有的孩子一次没考好,家长批评过于严厉、家长在考试前要求孩子过多或家长本身有很多的焦虑,会传染给孩子,增加孩子的精神负担,影响发挥。
我女儿在初中的时候,刚开学时,有两次考试她复习得很晚,包括考试前一晚,结果影响第二天的发挥。随即,她总结了方法,平时学习认真踏实,遇到考试的前两三天,她反而是放松的时候,复习较少,大部分时间是随意安排看课外读物或看看侦探动画片,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临睡前泡个脚。
平时学习努力,考试放松心态,调整学习的状态,这样女儿每次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当她找到了自己学习的节奏时,学习起来更有计划性和信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孩子成绩好或不好,不能完全以结果论英雄。要看到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对知识的掌握,帮助孩子找到方法,这才是关键。
有的家长在考试前答应孩子考完到哪玩或买什么礼物,孩子没考好时,这些全部取消。
对于有些外向、乐天派类型孩子如果取消计划,他们可能无所谓,这样的孩子情绪受到影响较少;对于敏感型的孩子,完全取消活动让孩子挫败感的体验可能加深,不利于孩子面对挫折的勇气。即使取消,也要温和地告诉孩子,或者取消一部分或不取消。这些做法,目的是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而不是让孩子感到没考好就受到惩罚,不允许孩子有失败,考不好没有资格享受这些乐趣,这个分寸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家长根据实际情况拿捏很重要。
如果我们没有答应孩子的要求,孩子遭到的其实是拒绝,可孩子依然能够接受这个结果,这是我们跟孩子说话时的态度,语气、眼神、神态这些非语言的内容也很相关,虽然是细节,让孩子接受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家长不能只看结果,将成绩看成评价一个孩子的整体做法,这种引导,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只有成绩好自己才够好,成绩不好,整个人都没出息,全完了。会让孩子失去信心和斗志,看待事物片面,孩子的自我认识打折后,自我价值感低,消耗精力。
如果家长认为成绩不重要,无所谓,考不好安慰孩子说没事,没关系。其实对于上进的孩子来讲,这种安慰让孩子还是感觉不舒服,孩子还是在乎的。对于有的孩子这样的方式可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其实成绩不仅是考查孩子学习内容扎实与否的一个基础,还是孩子升学的一个指标,单纯地否认成绩不重要,这样的引导较为消极,任何一个人,天生都想出人头地,都有积极竞争的心理,正确引导孩子客观看待成绩,让孩子从小具有不服输、努力上进的心态,还是很有必要。
另外,孩子没考好时,有的孩子本来对自己要求高,这时家长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心情,帮助孩子找到原因,在孩子的情绪得到调整后,让孩子看到自己做到的部分,正向引导孩子重拾信心和勇气。
孩子从中学习接受挫折,改变现状,让孩子学习到积极的应对模式,以良好的心态重振旗鼓。
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孩子懂得,没有人任何事情都事事成功,不顺心的时候,我们要有勇气接受,要有担当,家长不时机的鼓励和陪伴,依然有信心去面对问题,找到更多解决办法,让孩子在这样的尝试和磨炼中,羽翼丰满,这样的孩子更有战斗力和恒心接受挑战,未来的路走得更远………
作者/寇明玲,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萨提亚模式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多家报纸、杂志心理答疑栏目专家。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微信公众号:寇明玲家庭教育(jiatingjiaoyu996)
让胎儿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孩子未来的数学成绩;不断表扬孩子聪明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其实这些都是谣言,真相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