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家长用游戏力?

游戏力迎合了喜欢直接找方法的家长,让他们更深更猛的插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有些父母原本是知道自己育儿上有问题的,掌握“游戏力”之后,亲子关系改善了,应付孩子也有办法了,就像吃完止痛药,牙就不疼了,还真觉得自己没病了。

1、《游戏力》中提到,下面这样的游戏,会培养孩子的“自信”:

  • 让孩子越过家长的阻挡,才能到达沙发,最后你让他们赢,他们会有很大成就感;
  • 用手掌互推,孩子只要很轻地推,我就会夸张地“飞”了出去,他们就笑了,几次之后,孩子会尽全力推……

让孩子越过你设置的障碍,这方法真能让他更自信吗?一个总在游戏中“扮演强者”的孩子,大多是因为在生活中找不到强者的体验:

  • 如果你和你妈不包办,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大小便,他内在的意志与自信就发芽了,埃里克森说:婴儿后期(2-4岁)孩子们就可以通过自主活动,克服内疚与羞耻感,培养信心;
  • 当孩子有疑问时,别着急施展自己,让他们自己想答案;
  • 在你们发生冲突时,别叨逼叨个没完,体会下孩子奔腾十核的处理器,不要把孩子制服在地,还要踩上去碾几脚;

这都是自信的来源啊,事实是,大部分的中国家长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普遍性的剥夺孩子获取自信的机会,然后又来努力学习在游戏中让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不傻,他在虚拟的游戏中得到的“自信”,如果没有生活现实的支撑,只会让他更加的自暴自弃。沉迷于网瘾的孩子,不就是放弃了真实的较量吗?

2、《游戏力》中提到,类似于下面的游戏,会改善孩子的不良行为:

  • 孩子很“专横”,总要求自己说了算:那么可以給他设置点“好玩的障碍”,也可以来玩“孩子当老大”的游戏;

每个不良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因有果的教育问题,孩子很专横,本身是因为生活中,要么对孩子言听计从(父母溺爱),要么是没有一点自己作主的空间(父母专制),如果我们只是在游戏中让孩子体验,实际生活中还是老样子,那么牙疼还是没根治啊;

3、《游戏力》中提到,通过类似的游戏,可以让孩子更配合:

  • 5岁半的小茜和妈妈去滑冰,孩子不想滑,妈妈灵机一动:“不想滑就算了,咱们去玩‘冲关夺宝’吧”,母女俩来到冰场旁边一块僻静之处,妈妈先防守,并吹嘘着说:“谁也别想推开我!”没想到小茜快速冲来,把妈妈推得连连后退。几个回合后,妈妈刚要开始下一次冲关,没想到小茜说:“不玩了,我要去滑冰了!”……
  • 女儿不愿意剪指甲,这个游戏叫“停走停”,爸爸握着指甲刀朝女儿方向走,只要女儿喊停,他就会立刻停下来,当她说走,那就再往前走,最后指甲修剪好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玩的很开心……

当我们在跟孩子做这种游戏的时候,心理想得还是帮她去克服困难,你内心的困难没有放下,孩子最终感受到的还是压力,行为的转变也是迎合父母的意志;

大家忘了一个事实,我们要求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不合理的,我经常看到大人给孩子梳小鞭,看到孩子头发乱一次就是梳一次,或者引诱给孩子的头饰做成各种花样,什么时候,你能允许你的女儿披头散发的疯玩,你就真的找到症结了。

一个安全感足够的孩子,是不需要反抗的,孩子会意识到规则并愿意配合,很多时候,孩子反抗的是大人的强迫,而不是大人要求干的事情;这个时候再用游戏让孩子配合,只是新一轮、更漂亮强迫的开始;

4、《游戏力》中提到,不同的游戏会增强孩子的能力:

  • 对于个性内向的孩子,可以在家里,轮流做领导者和跟随者。比如5分钟之内,你跟着她,在屋里跑步,学狗狗走路……然后互换,她跟着你。通过游戏,孩子体验当领导的经验。

孩子的领导力,要有真实的场景锻炼才可以,比如演讲、集体辩论、讨论式学习等。很多人不是天赋不够,只是因为没有那么多场合去锻炼;

美国心理学家朱迪斯.哈里斯在《教养的迷思》中提到: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同辈群体”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家长,在家里学的东西与外面世界无关,当他们迈出家门,便马上将这些东西抛在脑后,就像被妈妈逼着穿上毛衣,他们一出门就马上脱掉一样;

5、《游戏力》中特别提倡通过游戏,让孩子发出笑声

  • 大人被孩子控制,只需要大人具备一个技巧——像机器人一样听话:前进后退,向左向右,坐下站起,转圈、去倒一杯水、拿来一样玩具,随着机器人听话的动作,孩子能发出不断的笑声……

客体关系理论大师温尼科特说:他讨厌那些总是把婴儿放在膝盖上下摇动,试图把孩子逗得咯咯笑的人,无意识的强迫孩子变得过度愉快,会让他没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抑郁情绪。而情绪是必要的,就像生病会锻炼免疫力一样。

我们希望让孩子发出笑声,以改善亲子关系,但良好的亲子关系,来源于彼此深度的理解、尊重和持续的支持和欣赏。失去了这些为基础的笑声,就像你去听相声,开怀大笑之后,而你和“说相声的”,永远还有一张门票的距离。

忘了是谁说过:人类是唯一取悦自己后代的动物。这种取悦背后,是大人对自己童年的补偿,对孩子却是一种负担。

6、《游戏力》中提到,游戏会让孩子从创伤中走出来:

  • 一个3岁的孩子,在诊所挨了一针,回家后他会玩打针游戏,如果你是孩子的父母,你得一边装着你真的很痛、很害怕,一边大声喊“我不要”“我不要打针!”。孩子尝试用游戏的方式进行自我修复,来克服诊所里留下的真实痛苦。

这里面整个逻辑都是错的,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在打针之前,告诉孩子真实的情况,比如说自己小时候打针的情况,比如看关于打针的绘本,比如领她去医院体验,而不是在医院受了惊吓,回来以后玩一个“惊吓大人”的游戏去释放。

孩子没有你想像的那么脆弱,打针是一个正常的医疗行为,人类历史上没有记载,打个针就留下了心理阴影。正常的事前铺垫和事后安慰,就可以了。

而孩子经常会扮演医生护士的游戏,看到别人害怕会哈哈大笑,这是他传统的玩耍项目,跟释放情绪没有一毛钱关系,孩子在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了乐趣,他还扮演警察、扮演妈妈、扮演消防员,都是要释放恐惧吗?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吓着了,好不好?

由于父母无意识导致的亲子教育问题,游戏只会欲盖弥彰,不但没有根治,反倒掩盖了无知,随着各种“力”的盛行,中国父母自以为是的武器是越来越多了。

 

不做游戏,我们怎么办?

游戏不是不好,但没有那么神效,或者说,对你并不适用。

  • 你连基本的教育常识都不了解,就胡乱吃药,如果你真能静下心来理解孩子,理解教育,你就会清晰,如今流行的很多育儿书籍,它真正说的是什么,可取之处在哪里;
  • 如果我们一定要从游戏力中吸收什么,那就是放下焦虑,保持幽默。如果你一定要跟孩子玩游戏,换位去理解她们幼稚的角色和笑料,在蒙猫猫、木头人、过家家这些传统游戏基础上,再多一点幽默感就可以了;
  • 这样的方式,与其说是让孩子笑,不如说是让大人放松的好方法,你放松了,孩子就没有对抗了,真正的沟通才有可能开始;
  • 另外,非常重要的是,你陪着孩子的时候,可以跟她一起读书、做手工、捏橡皮泥、画画、看电影、听音乐……,你要带孩子到大自然,到伙伴中,到运动中去,而不是在家里跟他玩什么打闹游戏。无效的陪伴和强行的游戏,还是在用紧张的方式让孩子放松,最后制造的还是焦虑;
  • 我们从没有见过哪个世界名人、伟人,讲到小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是一个不拘小节,随时跟他打成一片的形象,或者说,这并不是关键;

如今大部分中国家长的问题,不是不知道跟孩子玩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心态跟孩子玩,我们常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妈妈们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而在孩子身上投入过多关注,没有放松,再多的游戏精神也改变不了你想要控制孩子生活的决心。

 

写在最后:

游戏力之所以在中国盛行,是因为它正好给彷徨的家长们,指出一条“光明正道”,在中国做教育,你只需要在父母们N多焦虑中找到一点,然后开出一颗大力丸,就会被踏破门槛,而像三课这样,看病慢花钱少的,每天喊“破喉咙”、“破喉咙”,也没人来。

很多人会说,我不是把游戏力当止疼药,我在生活中,也会注意到让孩子体验真实的自信、不专制、不给孩子压力、带他去体验各种活动、注意理解尊重、不用自己的需求代替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游戏力的辅助,有什么不好吗?

游戏力迎合了喜欢直接找方法的家长,让他们更深更猛的插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关注三课公众号,在后台留言,并注明“转自三课(公众号:sanclass)”

 

3835
相关阅读
孩子不会“玩”,就是缺点

没有摸过树的皮,闻过花的香,没有走进过大自然,没有穿越过一座古城,没有在清晨逛过市场,那么一个孩子如何能成长呢?.

赢在起点早教中心 0 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