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童年关爱缺失对成长的影响--从张爱玲穿衣风格谈起

让我们从张爱玲年幼时期的经历与成年之后的穿衣风格谈起,看看童年时期的创伤或者缺失对孩子成长的一生有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有些十几岁的孩子有一些特殊的收藏癖好?

为什么有些孩子一看到好吃的就会想要全部占为己有?

为什么有些孩子不懂得分享?

面对孩子的这些问题的时候,你是否考虑过,在他更小的时候是否曾经因为某一件事导致他在长大一些之后产生这样的负面影响呢?

比如,物质的匮乏会使得一个人对于物质有极大的渴望;如果小时候喜欢的玩具没有买,长大后就会疯狂的收集此类玩具;如果你曾从孩子的手里抢走他心爱的玩具给别的孩子,那他很可能不会愿意分享。

这是一种对于自己得不到东西而产生的“补偿心理”。让我们从名人事例中去试着解读一下童年时期某样东西的缺乏会对成年之后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吧。

张爱玲去世前的一年她的图文对照版《对照记》首次出版,这部作品中收录了她非常多的照片并由她自己配上了叙述文字,通篇读罢,我们会发现,张爱玲在大多数照片中的服饰都是非常鲜艳,带着大花等夸张的纹饰的,而这种对于夸张鲜艳服饰的热衷和她童年的经历密不可分。

张爱玲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中,祖母是清末重臣李鸿章的女儿,家境殷实,然而到了张爱玲这一代早已日薄西山,明显没落。2岁以前张爱玲的处境还是很优越的,她和弟弟都有专门的保姆带,而后,家庭经济周转不良,从天津搬到了上海。而在她4岁的时候,母亲黄逸梵就撇下家去留洋了,留下了年幼的张爱玲和弟弟。

后来父亲又娶了后母,十几岁时后母进门时,带了两箱自己的旧衣服给她穿。

“后母赠衣造成一种特殊的心理,以至于后来一度衣服狂。”后母赠衣事件对于张爱玲一生的穿衣品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成年以后她尤喜爱鲜艳夸张的服饰,就像《对照记》中所描述的“最刺目的玫瑰红上印着粉红花朵,嫩黄绿的叶子”。但十几岁的女孩子大抵都是喜爱新衣服爱漂亮的,加之张爱玲就读的圣玛利亚女中是当时的贵族学校,对于一个少女的自尊心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践踏,试想在一个大家都穿着漂亮衣服的学校中,独有张爱玲穿着后母的旧衣服,自卑感恐怕是不可避免的。

张爱玲服饰

后母赠衣事件非常重要。因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十几岁的张爱玲对于事情的回应方式。尽管她将自己潜意识中童年缺失亲情的创伤和少女时期自尊心受创给掩盖了起来,但是我们却可以从这件事中看到她在面对自己不想面对的痛苦回忆时,是用怎样的方式去进行自我保护的,也就是在面对压抑时她会采取怎样的抵抗方式。

 现实社会压抑了她对于新衣服的渴望和穿旧衣服的屈辱,从而导致她的逆反和反抗。由于穿了后母的旧衣服,她之后的审美就一直往鲜艳华美甚至夸张一路走去。张爱玲采用了“补偿”的自我防御机制来回应这种缺陷,通过夸张华美的服饰区掩盖自己内心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用及其夸张的服饰去弥补少女时代穿旧衣服的屈辱。

这种补偿的心理机制不仅体现在她的穿衣风格上,还包括她生活的各方面。比如她爱上的胡兰成大她15岁,这其中或许也有一种对于童年时期缺少父爱而渴望在爱人身上寻找到补偿的心理。

张爱玲年少时穿着旧衣的耻辱长大后用夸张鲜艳的服饰是否可以填补,我们不得而知,而仅仅一次童年时期穿衣的经历却可以持续影响到一个人直至成人,甚至一生,这确是确实存在的。

这不禁为各位家长敲响了警钟,教育的过程是不容许失败的,因为你不知道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你做的哪一件事就会成为影响他终身的关键或者败笔,很多孩子成年之后的性格都只是因为小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已。

 

本文为作者原创,转载请联系。

 

1263
相关阅读
你的孩子也能好带又省心,听硕士妈妈告诉你怎样规律孩子作息

孩子的作息非常紊乱,爸爸妈妈也被孩子折腾的整夜睡不好觉,这时候应该怎么办?毛豆妈告诉你调整孩子作息的好方法。.

毛豆妈-益智学堂 4 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