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中国式嫉妒”,只因父母常说的一句话,邻居家的孩子就成了小朋友们心中永远的伤痛。
《伊索寓言》“酸葡萄心理”的故事广为人知:狐狸想吃葡萄,但由于葡萄长得太高自己够不到,便说葡萄是酸的,不好吃。
在心理学上,把“酸葡萄心理”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指个体在追求某一目标失败时,为了减弱自己内心的失望,常常将用贬低目标的方式聊以自慰,这一现象称为“酸葡萄”效应。
黄晓明坦言:只想信守承诺,给妻子Baby一个公主般的婚礼。
无理骂人家的网友里,恐怕大部分是“酸葡萄心理”在作祟。骂人的,恰恰是内心渴望给另一半一个气派场面的婚礼,而做不到的那些人。
人家一对新人,都要名气有名气,要颜值有颜值,要人缘有人缘;喜结连理,确实让人羡慕,更容易让人心生“嫉妒”。
什么是“中国式嫉妒”
海岚老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中国式嫉妒的由来》,说明:“嫉妒是全世界都有的,比如女孩A喜欢一个男孩子,这个男孩子不喜欢自己,而是表现的喜欢另外的女孩B,那么女孩A可能嫉妒女孩B,这是全世界都有的嫉妒。”
“而中国式嫉妒:看不了周围的人比自己好,比如同学之间,同龄或相同背景之间。就地画个小圈子,圈外的人怎么好都行,圈里的人比自己好却不行。”
很多人对此深有感触。毕业多年,时过境迁。同窗多年的老同学好久不见,再举行同学聚会,很多人当成了炫富的机会,攀比的场面。尤其当年成绩名列前茅,被老师、同学、家长互相比较的同学,心与心总有距离。
而今,朋友圈、自媒体时代的来临。这个圈越扩越大,看不得人家好的,已经从过去相熟相知的同学、同事,扩展到跟自己生活没有太大关系的明星和公众人物。
父母常说一句话,打通了我们这个嫉妒通路
学生时代,我们听到别人的好成绩、好表现,要么是父母回家埋怨自己的:“你看看你同学张三,人家学习怎么就不用操心,考的那么好,你咋就这么不争气?”
也可能是老师课上批评做对比的:“你看看你同桌李四,离你的这么近,你怎么就跟人家差这么远?”
别人的好事与我们被批评往往是同时出现的。我们的父母和老师说一个孩子好的时候,并非是出于对“人家好”的真诚祝福,更多的劲用在后面对“自己不行”的否定、指责和埋怨。常常用一个孩子的优点,对比另一个孩子的不足。
时间久了,自己的脑子里就形成了一个通路。别人的好=我的不好,于是看到了别人好的报道,就刺激到对“自己不够好”的不满。
教育孩子切忌相互比较
每次讲《如何说孩子才肯听》,我会模仿十种暴力沟通方式,让家长扮演孩子。家长都纷纷表示最讨厌的就是被比较,从小最难受的就是听父母说:“你看人家孩子……”
而这样的比较却无时无刻不充斥在我们的生活里。
幼儿园期间就开始:“你看看人家大毛都吃完了,小雨你还不快点吃;”到了中小学,同学之间的成绩比较更加司空见惯!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和独特的闪光点。
这样比较的方式或许短时奏效,但是孩子的一生很长。拿一方的优点比较另一方的不足,久而久之,孩子看不得身边的人比自己好。
如果我们的教育关注了孩子的个体行为,孩子们长大了能够自我欣赏,也就无需花功夫去谩骂诋毁某些方面比自己好的人。 每个人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