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如何培养出一个熊孩子?

只有熊爸熊妈才会培养出熊孩子,因为熊孩子都是模仿大人的行为。

本月18号是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全国有很多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上海玻璃博物馆内的作品《天使在等待》却遭到了熊孩子的破坏。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其他的艺术品展览现场,比如临近六月,广州美术学院的毕业展上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

那么,这些令人心疼和愤怒的破坏,到底是熊孩子的错,还是熊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关于这个论题,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丁峰老师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对于熊来说,他们的孩子只有够“熊”才是正常的。一个孩子究竟够不够“熊”,或者够不够混蛋,并不取决于他们父母的标准,因为每家的标准不同。

然而,在每个孩子们聚集的场所,因为有对比,我们都能看到“熊孩子”的存在,也能给“熊”们分出等级。我们今天不妨花点时间,来说说熊孩子究竟是怎样炼成的吧

最熊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首先就很够熊。

这样的人,也许因为一直都没有遇到愿意搭理他们或者和他们计较的人,所以大多数时候,还会因为自己够熊而得了不少好处而感到洋洋自得。

请允许我扯远一点:行为并不总是代表着思想。

这部分熊人并不能进入到一个真正的高层次,因为到那个层次,核心在于关爱他人,关爱那些哪怕和他们毫无关系的人。

这个层次的人,看起来好像很“鸡汤”的样子,但请注意,他们不是仅仅看起来很“鸡汤”,他们的生命其实就是很鸡汤,很有营养,很有质量。

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熊”们其实很羡慕“鸡汤”,然而因为“鸡汤”不鸟他们,所以“熊”们就经常外强中干地批评“鸡汤”,然而又时常做些很“鸡汤”的事。

譬如参加一些“慈善活动”,这些慈善活动,客观上确实对被慈善行为帮助的对象起了一定作用。然而,从中得到最大好处的,其实是“熊”们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因为在他们的价值观里,行为似乎能够代表思想。然而这种假象除了欺骗他们自己,谁都骗不了。

说到这里,我们简单说一下如何区别真正的熊和真正的鸡汤。

熊在这个过程中是急于表现的,是急于“显摆”的。在“慈善活动”结束后,会津津乐道。而真正的“鸡汤”也许在事前会进行大量的宣扬——激发更多人善的那部分,他们也会在过程中进行分享,因为让自己警醒和确保方向的正确。

而在事情结束后,却会就此忘却,甚至绝口不谈,关注的只是未来更多的真正的慈善。

换句话说,真正爱人的人,关注的是被爱的人。而那些伪装爱人的人,爱的只是自己的形象。

回到熊孩子的培养这件事情上来,熊孩子之所以成为熊孩子,因为他们有熊的榜样,也有熊的环境。

熊的榜样,就是他们的父母,熊的环境,就是父母对待他们行为的态度。

这部分父母的行为很熊,他们也许有一技之长,能够为那些只追求利益不注重人品或者不小心没注意人品的公司所重用。然而孩子还不具备那一技之长,能够学到的只是熊的态度和熊的行为。

在其他人看来,他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很“熊”很混蛋的表现。他们甚至会想:无论如何,我都不要雇用这样的孩子,我也宁可把机会给那些不熊很鸡汤的孩子。

作为一个曾多年从事企业管理的人,我很愿意向所有的人力资源部门推荐一个方式来甄别他们要找的人是不是具有良好的人格——让你的候选人带他们的孩子来应聘或者让他们带着孩子参加一次亲子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人格的“原件”,看到“复印件”真实的表现,自然可以识别出原件粉饰的“太平”。

第二种熊孩子,是因为父母的角色缺失造成的。

和孩子的相互,不是物理上的在一起,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在一起”以及注意力的到位。

作为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未知的部分,一方面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好奇,另一方面,又对自己想要采取的行动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迟疑。这个时候,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注和回应。

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如果父母没有在7秒钟之内给孩子回应,孩子采取的行为将是随机和偏向自私的——这很正常,这是人生存的本能。然而,别忘了,孩子的本能更接近动物本能而不是基于人文和社会的规则。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孩子不会顾及他人的感受和利益,也就很容易理解了,“熊”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现代社会,手机传播的热点、即时通讯等等,都会“帮助”父母们更加在意对外部碎片化信息的接受,而不是关注自己的孩子的需求。以此来指责父母的自私,看起来似乎没什么道理。

说到底,父母们可以辩解自己是想“保障了自己的安全”才有机会和资格去“保障孩子的安全”。然而,这种“曲线救国”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孩子的未来,其实是取决于他们自己,也取决于别人对他们的印象。

第三种熊孩子,源于毫无原则的“赏识教育”。

父母强迫自己从孩子的行为中去辛辛苦苦地寻找值得赞赏的地方,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愉悦”的体验,他们透支着孩子未来可能得到的赞赏。没有理解真正的赏识教育,带给孩子的只是一时的快乐和未来的风险。

请放下手机,放下追逐的名利,以及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所谓“接纳孩子”。专心观察一下别人对你孩子的反应,观察一下别人对你孩子行为方式的反应,试着读懂别人看着你孩子时眼光中的意思。

他们不是在评判你的孩子,他们是在评判你,也代表着这个世界,在宣判你孩子的未来。


作者:丁锋  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869
相关阅读
师师答疑之诚信

早期答疑.

余师师 0 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