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容易焦虑的个性特质更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或者有些是无意当中通过心理模仿等多种途径,从其父母的个性中学习到的焦虑行为和情绪。
父母的焦虑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很多人对这个问题投入精力去研究,然而一直没有肯定的答案出现。不过,最近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AmJ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和后代焦虑的个性特质之间之所以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其实不确定是基因在起作用,但是能够确定是父母及其子女之间的相处和互动有关系的。
这提示人们,儿童和青少年容易焦虑的个性特质更可能是受父母的影响,或者有些是无意当中通过心理模仿等多种途径,从其父母的个性中学习到的焦虑行为和情绪。
研究者指出,父母的焦虑是否会通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还是不确定的事情,然而,对于焦虑和神经质,存在更显著的父母及其青少年后代的直接环境传播,也就是说通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而把焦虑的个性特质“教”给了孩子。
所以,这种焦虑的个性特征的“遗传”也并非通过基因的,而是通过家庭环境传递下来的。
父母的焦虑行为如何“遗传”给孩子的?
比如“脆弱儿综合征”是当今社会上比较流行的现象,家长对孩子过多的保护,反而孩子就越会生病。小凯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成长的,他是家里的中心,除了爷爷奶奶对他的疼爱有加,而且小凯的妈妈也是一个比较焦虑的人,总担心孩子着凉会生病,也不敢让小凯像别的孩子那样参加户外活动。因此,尽管小凯已经上了大学,还是像小时候那样体弱多病。而且稍微有身体上的不舒服,自己就会特别紧张,远离了父母的保护,小凯心里总是感觉没底儿,也经常感觉很紧张。后来因为心脏经常不舒服,小凯总去医院做检查,医生说他太焦虑了,需要去看看心理医生。
小凯的例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长的焦虑情绪往往会无形当中潜入到孩子的内心,会成为孩子性格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生活和学习当中他的心理抗压能力变得比较脆弱。
父母可以避免把焦虑“遗传”给孩子么?
很多时候家长对自己的焦虑情绪很难觉察的,会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是对孩子有好处的。然而,父母们这么想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这样“过度”的焦虑对孩子将来的影响有多大。
因此,要避免将容易焦虑的性格特点再“传递”给下一代,父母们就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当中不断补充养育孩子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知识,不只是关于身体的保健知识,也包括关于情绪的保健知识。这样就会对自己和孩子出现的各种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有所了解,避免遇到问题时不知所措。
父母们该注意哪些事项?
如果要避免孩子会“遗传”过多的焦虑特质,就需要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尽量保持适当的情绪平静,不要显得太慌张。
还有些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焦虑情绪还会通过言语传递给孩子,比如经常训斥孩子“你就是不如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学习不好,你这辈子就完了”等等。这些伤害孩子自信心的言语往往使孩子对自己能力产生很多焦虑,却埋藏得很深,当遇到压力得时候会采取各种方式去逃避。
最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学会自我情绪调控。因为不同的人情绪免疫力是不同的,需要不断地增加自身对负面情绪的调控能力,家长才会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从容。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在养育自己内心里没有完全长大的那部分。
为了帮助孩子尽量减少焦虑,父母们可以尝试这样去做:
1、 尽量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们正值活泼好动的年龄,但是又不得不适应学校里限制的学习环境,因此他们的课外生活应尽量通过活动游戏来释放一些负能量。
2、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尽量多问孩子“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计划如何安排周末的时间”等方式,来帮助孩子增加对自己的掌控感。
3、多增加一些鼓励和肯定孩子的言语,比如“我觉得你这会自己克服困难完成这道题,做得非常好?”“你今天能自己叠被子了,真棒!”
4、可以尝试一些小方法来增加孩子的积极情绪,比如和孩子一起讲笑话,和孩子共同来看动画片等。
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今天分享儿童8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