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做内心强大的小孩——与一位父亲的答疑

逆商培养,情绪管理

这是我两年前写的一个答疑帖。现在看起来有待于提升的地方很多,这里给自己留下纪念,回看自己的成长

一位孩子的家长

孩子手工课做了泥塑,非常珍惜,同学不小心给弄碎了(还没道歉,这个孩子是大队长,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孩子很伤心,哭了,一些同学过来安慰他,班主任老师竟然说,别理他,让他哭,谁理他,就罚他站。
真没想到现在的学校老师都是这样的教育理念,首先为什么这个同学不道歉,其次别的孩子来安慰,说明他们有同情心,为什么要剥夺孩子的同情心。这是什么素质呀,我非常气愤,想跟老师打电话,被同事劝住了,实在太郁闷了,怪不得好多人为了孩子都移民了!


我的回复:

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有必然规律的,一个小小的孩子,正常情况下,手工作品被损坏,同学都过来安慰,老师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什么,作为正常人,首先是安抚情绪,然后问问孩子想怎么解决,最后迅速回归到正常的教学状态中去。我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一个作品被损坏,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孩子展现了脆弱,同学们过来哄,老师也过来拉孩子,在拉不起来,且无法使整个的班集体进入到正常状态中来,班主任此时发出这样的声音更像是无奈之举。也许正是同学的关心,和好学生素日的正面氛围让好学生在挫折中难以从悲伤的负面气氛中提升出来,班主任老师此时发出的声音也许是为了快刀斩乱麻解决问题,也许也是为了下一剂猛药,有时候孩子就是这样越哄越有发挥氛围,他们会越难以自拔。离开了这个氛围,其实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也会很快调整到正常状态中来。

作为家长,引领孩子要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孩子在校内发生这样的事情,家长的意见有两点,一个身份为好学生大队长的肇事者不给道歉。第二,班主任老师粗暴干预,这点作为楼主最为困惑的问题,上面已经分析。我年轻的时候看流星花园,道明寺有一句名言,如果道歉有用,要警察干嘛?那时候觉得是道明寺这个孩子不懂事。现在知道了,道明寺非常清晰。解决问题仅仅靠道歉和沉浸于悲伤的情绪是没有效果的。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如果这个孩子经常在家里被训练为解决问题,那么孩子东西坏了,她可以伤心可以哭泣,情绪发泄之后,首先要反思的是,自己出现了哪些失误,以至于有了这样的结局,然后找到肇事者讨要的不是道歉,而是给自己建立有效目标之后,找到肇事者进行讨论,我们要共同做到什么才能大家都认可。我相信无论是好学生大队委还是普通学生,他们如果也是第一次经历因为无心之举造成的失误,对方负面情绪大爆发,同学们都去争先恐后地安慰,负面舆论压力一时之间压迫而来,我觉得他们第一时间会傻眼,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件事情肯定是受损失的孩子最难受,主动权都在楼主的孩子手上,自己的利益需要自己来保护和争取,我们怎能期待一个已经傻眼的孩子来保护和维护另外一个人,这个傻眼的孩子此时也需要帮助。

我觉得作为成年人,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孩子出了事情,我们也会感同身受非常的正常。当孩子出了事情受了委屈。我们第一要做的是关注安全,孩子有没有出现身体伤害。这点不涉及这个帖子。其次要关注心理。孩子伤心我们跟他们共情,孩子难过,我们安慰。等情绪过后,我们应该怎么办?是引领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找班主任理论也算得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但我们理论什么。仅仅是评价班主任做的有失公允伤害了我们的孩子吗。我觉得作为成年人有判断力和分析能力。到了三年级的孩子们,他们在描述事情的时候,会活灵活现也会是一个小小的罗生门,任何人都会向着自己有利的方向去描绘去辩驳很正常,透过现象通过规律看本质,是每一个成年人高于儿童的地方,哪怕现场我们也会被情绪遮了眼,但事后只要略微分析,无论我们有没有识穿真相,我们要做的一定是带孩子解决问题。提高孩子的能力。这件事情非要找班主任理论才能解决吗?至少我个人不会这么做。

我和这里的其他版友,包括小贝壳,包括尹旭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苦码了好多字,哪个操作没有做对,一下子就全没了。而且找不回来。当时的灵感也没有了。但好在,我们是成年人,我们能赶紧找办法,就算真的无可挽回,我们至少可以做阿Q。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跟童步去蔚县玩,回家的路上,孩子的一个好朋友无意中把孩子在蔚县买的非常心爱的小灯笼给弄坏了。这两个孩子都是暴脾气,他们都不会只哭而不作为,两个孩子对骂脏话,把双方家庭的一些基本素养全部体现出来。我在现场只是觉得好笑。我觉得作为这两个外向型孩子的脾气,负面情绪需要通过发泄来解决,他们发泄的时候,我不过去捣乱,哪怕他们骂的也让我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差不多情绪发泄够了,带队老师绰号超人过来调节,他是做亲子的,我也觉得他很厉害,他首先不是马上过来拉架,而是打差不多了才过来。他没有让任何人道歉,而是拉开两个孩子,跟我孩子保证,明天我还去,我给你买个一模一样的,直奔主题解决问题。没有因为这点小意外,上纲上线到双方的家庭背景,家教素养,中国的教育环境,要移民。外国一样有脏话,外国人的小孩子也会打架,说这些没用。那时候正好也到家了。我下来问孩子,超人说的也算得上是一个好办法,要不要妈妈拜托超人哥哥去再买一个。我孩子说,我已经不喜欢了,没玩灯笼的情绪了。我说,下一次呢,再遇到这件事情怎么办?她说,还是会生气,但要看对方是谁,如果还是这个孩子,只要他骂我,我也要骂他。我觉得此时再怎样做正面引导也是无效的,而且我当时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如果未来再有下一次,我会给孩子订立底限,对骂可以,差不多就结束。


回归到楼主这里,孩子未来还会经历意外。手工课因为种种原因出现意外的真是非常常见。我看到用的是男的他。一个男孩子因为作品被意外,无论是怎样伤心还是委屈,他们首先要顾全大局,如果大家都过来劝,老师也过来调停,没完没了地沉浸于悲伤情绪无法自拔,这也确实是有些问题。老师的当头棒喝,不见得是针对过来发善心的,站在老师的立场,我觉得身后也有潜台词,你差不多就可以了。
小学的儿童阶段,在群体环境中的互动就是一个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家庭中无法赋予的群体中的逆商培养,要依托学校或者各种群体环境来建立。上下级关系其实做白了就是我指令你执行。下级遇到困难,上级要关心,要帮着解决具体困难,但下级绝不能用困难想要挟,而导致整个大方向发生偏差。我孩子教练经常说的就是,你都这么大了,不能一打不好,就让教练或者妈妈来哄你,你错了,教练要指出来,老改不了,教练要批评甚至体罚。我也深知,儿童阶段适当地惩戒对于孩子的抗挫能力是没有坏处的。此时真的需要一个做红脸一个做白脸。作为家长,我的功效更在于,孩子委屈至极的时候,我接受她的情绪,拍拍她肩膀,做同理心的互动。看到她略有进步,我做合理的鼓励。当孩子在教练这边受委屈,我跟着孩子一起当教练面大声叫屈,还是趁早回家吧。
如果楼主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家身上。孩子回家找我哭诉。我会抱着她静静发泄情绪,然后听听她讲述这个过程,通过几个有效问题,迅速觉察出真相。有的东西我不点破,有的东西我要共情。最后一定要回归重点,下一次再遇到意外我该怎么办?这个损失的手工制品,我该怎样弥补。我的悲伤情绪怎样不影响大家。未来我怎样把意外减少到最低限度,至少今天这样的意外不再发生或者减少发生。当困惑全部回归到我信息,我来转变,外界的困惑是多么的渺小。孩子会逐渐变得强大。我想这也是楼主的话题给我带来的思考。

环境层面是逻辑层面的最低层面。如果想要解决问题,靠移民,靠外国的月亮就是圆也算的上是一个办法,只要我们有实力做得到。
957
相关阅读
【婚姻家庭危机处理】原生家庭知多少:九种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

父母争吵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亲密感,责任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因为当和最亲密的人产生分歧的时候都要采取这样的方式,那么和其他人面对问题的时候则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

婚姻那些事儿 1 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