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孙杨爱哭,宁泽涛爱笑,他们的背后分别站着怎样的母亲

母爱是天然的本能,也是后天的技巧;是伟大的付出,也是勇敢的放手;是深情的相伴,也是目送的祝福。

    

本文来源:暖暖妈爱分享(ID:nnmafx),文章已获原作者授权。

1

在里约奥运会男子2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上,中国选手孙杨夺得金牌,被称为王者归来,誉满天下。而在1500米自由泳预赛的环节中孙杨因身体原因未能晋级,着实令人惋惜。

回想起几天前的400米自由泳比赛上,孙杨触壁后回头看着大屏幕时极力忍耐的表情,和他来到场外被记者围追堵截时一把抱住一位女记者哭泣的场景。一悲一喜的强烈对比真是让人感慨万千。

22

其实这些年,国人的“唯金牌论”已经淡化不少,我们已经能逐渐享受体育竞技的过程,而不过于看重金牌的数量。所以当时看到孙杨痛哭的图片时,全国人民一片鼓励之声:“孙杨,不哭!你已经很棒了!”小编和大家的心声一样,愿意为孙杨送上理解、支持、祝福和鼓励。而孙杨擦干眼泪,在短时间内调整心态,最终不负众望顺利夺金,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奥运传奇。

但是在这里,我们也要讨论句题外话:孙杨,为什么总是在哭?

夺冠时会哭、领奖时会哭、失利时会哭、感谢教练时也会哭……“爱哭”一度成为贴在孙杨身上的一个标签。那个早早接受游泳训练时的青涩少年,训练时累了会哭;现在成了世界冠军和全民偶像,每次大赛不管是夺金还是丢金,都经常嚎啕大哭,哽咽不止。在2015年的喀山世锦赛,孙杨甚至4次落泪。 

据媒体统计, 从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算起,孙杨在赛场里已经哭了14回了。

我们能够理解这个大男孩,年少时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训练、成名后又背负了太大压力,他所承受的一切一定比我们看到的要多得多。我们也不是鼓吹“男儿有泪不轻弹”,眼泪绝对是健康的宣泄方式。

不过,孙杨哭得实在有点太多了,多到让我感觉不像一个成年男人的性格。出于好奇,我查了一下孙杨的家庭资料,或许,从这里能窥见孙杨爱哭性格由来的一点端倪。

2

孙杨的父母都是排球运动员,本来让孙杨去学游泳主要是想让孙杨锻炼身体,同时掌握一种技能。而教练朱颖对孙杨的看好使他们决定让孩子走上运动员这条道路。

为了保障儿子的健康成长,杨明在孙杨很小的时候就做起了贴身保姆,母子俩几乎形影不离。

杨明擅长煲汤。鸡汤、鱼汤、骨头汤……在孙杨的童年里,孙家的经济条件很有限,可是父母经常做鱼给孩子补身体,看着小孙杨大快朵颐吃着鱼汤和鱼肉,父母两人只是吃着鱼骨,在一旁欣慰地笑。

孙杨进入体校进行训练后,杨明每天都会花上七八个小时熬汤,然后送到学校亲眼看儿子喝下。不管刮风下雨没有间断,整整坚持了五年。2005年,浙江游泳队的基地变动,杨明咬咬牙专门买了一辆车(这辆车也被很多浙江游泳队的教练、队员称为“送汤车”),每天单单开车就要花费三四个小时。杨明曾冒着冰天雪地的危险、也曾忍着第五脚趾骨折的疼痛,总之一定要把汤送到。

应该说,父母之爱伟大深厚,感人至深。孙杨也多次在各种场合表达对父母,尤其是妈妈的感恩之情。他曾经说过,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母亲。

33

但是,杨明也犯了一些中国家长的通病。一是棍棒加批评教育,二是无限宠溺。

小孙杨因为不想好好练而常被杨明罚跑,甚至还被打过。杨明说:“把任何一个小孩子扔到水里去,他都会有点慌。不过做任何一件事,要么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有时候偷懒耍滑,我就让他顶着38℃的高温从体工队跑回家,沿途不许坐车,到家的时候他已经是满头大汗了,说实话我也很心疼。另外,孙杨小的时候,我几乎很少表扬他,反倒经常表扬我姐姐的孩子,这时候孙杨就想不开,还经常反问我:‘妈妈,为什么别的家长都会说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好,你却从来不说我的优点?’我当时就告诉孙杨:‘你是我儿子,我了解你的优点,但更知道你的缺点,如果你做错事,我必须及时纠正你的错误让你记住,所以我不会把你的优点挂在嘴边,你必须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现在想想,那个时候对孩子严格一点还是对的。”

据教练娄红梅说:孙杨会神神秘秘地跟她说,在家里妈妈就是一只母老虎。当然,这句话有孩子开玩笑的成分,但是可以看出杨明的严厉管教在小孙杨的童年留下了多么深的烙印。

作为母亲,杨明一直把孙杨看成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无论在训练还是生活当中,孙杨完全被这份“母爱”宠溺着、控制着。

杨明说:“为了抓紧时间训练,我从来不让孙杨把时间浪费在生活中的小事上。孙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还帮他系过鞋带。另外,他从不背书包,一般都是我给他整理好了,目的就是让他全身心投入训练。”孙杨长大后,杨明仍然是儿子去哪里她就去哪里,一手操办孙杨的饮食起居、日常琐事,甚至还插手训练和代言等各种事宜,被圈内人戏称为“大总管”。

在武汉比赛时,杨明要求搬进运动员酒店同住,遭到中国游泳队的反对,但在孙杨退赛的威胁下,国家队最终让步。

在上海比赛时,杨明几乎担任了教练的角色。游泳池边,她经常拿着秒表和纸笔,在热身池观看对手朴泰桓的训练,记录他每个50米转身的成绩。对于自己的行为,杨明会略带埋怨地对旁人说道,“这要换成朱志根,他能做到这些?”

44

在这种种超越了母爱范畴的行径影响下,孙杨对母亲既有爱戴尊敬的一面,同时也有反感叛逆的一面。这些年里,孙杨因为网恋、追尾、弃赛等一连串的负面事件频上话题榜。网友评论说是孙杨得了奥运冠军后忘乎所以了,其实追根溯源不难发现:孙杨母亲杨明过分呵护和无限越界的教育方式才是根本原因。

孙杨习惯用哭来发泄高兴或者伤心,因为他虽有1.98米的个子,本质上却还是一个未成熟的的小孩啊!

3

我们不禁又想到了另一位游泳健将——拥有“亚洲第一人”、“世界飞鱼”、“男神”、“包子”等称号的宁泽涛。

巧的是,宁泽涛也是因为家人希望他增强体质而接触游泳的。宁泽涛的游泳之路也并不平坦,他曾用磕磕绊绊来形容,“年年都会出现一些状况,骨折过,腿伤过,肠胃状况也很差,只能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像个老年人。”和孙杨曾因误服违禁药物被禁赛的经历类似,宁泽涛18岁的时候曾经因为贪吃火腿肠而被查出服用瘦肉精被禁赛一年。

更有意思的是,宁泽涛小时候也特别受宠爱,“从小就像小皇帝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小不会自己吃鱼,都是妈妈把刺挑好以后喂我吃。”

55

但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却并没有骄娇二气。无论成名前后,宁泽涛在人前的形象永远是克制而有礼的,即使一夜成名后全民都为之疯狂,他也始终保持着那副平静、干净、腼腆、微笑的邻家男孩模样。答应送给记者的签名照片,他会专门要来对方的地址直接快递到她手上;每一项比赛后,宁泽涛都会向裁判席和观众席深深鞠躬;拍杂志照片时,宁泽涛不会提任何特别要求,还会与工作人员交流,动脑子揣摩拍摄意图。所以小宁拥有超高人气并不只是因为颜值和身材。

宁泽涛的这份谦逊有礼的作风源自良好的家教,他的爷爷和外公都是军人,都在部队服役直到退休。爸爸在空军服役,妈妈在北京部队服役,自己是海军队员,可以说是军人世家。

在一次对宁泽涛妈妈刘文红的采访中,记者问到:包子14岁就去了上海,当时那么小,您是怎么教他独立的呢?

刘文红说:我以前经常教育儿子男子汉大丈夫要有责任、有担当,不怕苦,敢拼搏,年龄小不是问题,事在人为。当了海军就不再是孩子了,是大人了,要将“服从命令”当做第一天职,今后不论遇到什么困难,要自己解决,遇到问题要勇于承担,做一个真正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66

而当记者问到对儿子的未来什么期望的时候,刘文红说:其实我最关心的并不是包子夺冠后会怎样,而是他的身体现在怎么样了。因为之前一段时间,孩子一直在生病,我和包子爸一样,最担心的一定是儿子的健康,儿子的健康是“锦”,取得的成绩算得上是“锦上添花”。平平安安就是福,我们最大的期望就是儿子能够平安、健康、幸福、快乐,这些远比成绩重要得多。至于游泳方面的未来发展,我们觉得只要他尽力就好了,对于成绩、荣誉我们没有任何要求,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他,信任他。

最后,刘文红对宁泽涛的寄语是:宝贝儿子,妈妈看到你今天取得的成绩十分高兴,为有你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接下来,任重道远,但是妈妈相信你、支持你,也希望你一定要记得,累了,困了,乏了,回来吧,妈妈这里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看到这个采访的时候,宁泽涛的那份面对荣誉不浮躁、面对挫折不沮丧的踏实从容,还有被无数人夸赞的诚实守信、友善随和、礼貌得体,统统都找到了根源所在。

4

孙杨的妈妈和宁泽涛的妈妈对孩子都不可谓不爱,从吃鱼这一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两位妈妈对孩子都是关怀备至、舐犊情深。

但两个孩子长大后,为何一个总是情绪容易失控、习惯用眼泪表达感情,另一个却总是淡定从容、用微笑面对和征服一切?

两位妈妈的教育和陪伴方式对此起了决定性作用。

无界限的爱  VS 适时的放手

一个始终把孩子看成是长不大的小孩,系鞋带装书包穿衣服等事无巨细样样插手;一个在孩子离家时教育他男子汉大丈夫要有责任、有担当,不怕苦,敢拼搏,年龄小不是问题,并为孩子感到骄傲。

批评教育  VS   鼓励教育

一个认为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进行打击教育可以让孩子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一个鼓励孩子事在人为,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密不透风约束 VS 坚定大后方

一个紧跟孩子步伐,做他的保姆、厨师、教练、经纪人,不给孩子一点正常社交的时间;一个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支持,只做好最温暖的港湾和最坚定的大后方。

目标至上 VS 幸福至上

一个从饮食、训练、媒体报道等各方面均要严格把控,一切以服侍好孩子拿金牌为目标;一个把孩子的平安、健康、幸福、快乐看得比成绩重要。

于是,在杨明的教育方式下,孙杨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做事欠缺考虑,也引发了不少负面评论;

在刘文红的教育方式下,宁泽涛心态稳定、平和坚韧、克制有礼,收获了无数赞誉。

好在前两天孙杨比赛失利时,杨明在朋友圈表达的是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母爱的力量,终究还是克服了一些偏颇的做法,所以感动了无数网友。

而今天,我们除了为孙杨的成绩和荣誉而高兴,更为他展现出来的迅速调整状态、积极投入下场战斗的这份难能可贵的品质和勇气而高兴。相信这个大男孩在不断冲刺体能极限的同时,也能慢慢克服内在的孩子气,逐渐拥有强大内心和独立个性,成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母爱是天然的本能,也是后天的技巧;是伟大的付出,也是勇敢的放手;是深情的相伴,也是目送的祝福。

真正的好家庭,一定是拼妈的!

暖暖妈,北大硕士毕业,原世界顶级咨询公司咨询顾问。公众号:暖暖妈爱分享(ID:nnmafx),原创分享了大量科学育儿、亲子游攻略、宝宝用品推荐、亲子教育,婚姻感悟的研究文章。文章皆为原创,希望成为你育儿和成长路上的温暖陪伴。

赢在起点能力早教:中国0~6岁专业分龄育儿自媒体,针对0~6岁各阶段发展敏感期,培养孩子学习、语言表达、行为习惯等能力。入园适应、幼升小(衔接)一站解决。

微信公众号:

赢在起点

939
相关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家长用游戏力?

游戏力迎合了喜欢直接找方法的家长,让他们更深更猛的插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SanClass三课 30 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