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的美国,而且枪支器械的管制并不完善,他们是怎么有效处理校园霸凌事件的?我们拭目以待这20年来美国人民和霸凌的对抗史。
反霸凌伊始:科伦拜校园事件
美国历史上,真正改变校园霸凌在民众中的看法的,是一件可能有不少人可能听说过的惨案,就是1999年发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伦拜校园事件。
1999年4月20日,高中生埃里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迪伦·克莱伯德(Dylan Klebold)持枪和爆炸物冲入科伦拜高中,连续枪杀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击伤20余人,最后自杀。
科伦拜校园事件是当年震惊全世界的校园枪击案。导演迈克尔·摩尔为此专门拍摄了纪录片《科伦拜校园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声讨美国的枪支泛滥,并获得了2002年的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第一份全国性的校园霸凌调查
这和凌霸有什么关系呢?
原来,事后的调查表明,科伦拜高中的霸凌现象非常普遍,两名杀人者,都是霸凌的长期受害者。
更重要的,这不是一次偶然事件。
1997年2月,阿拉斯加州16岁学生伊万·拉姆塞(Evan Ramsey)杀死校长和另一名学生。
1997年10月,密西西比州16岁学生卢克·伍德哈姆(Luke Woodham)杀死两名学生,伤7人。
1997年12月,肯塔西州14岁学生迈克尔·卡尼尔(Michael Carneal)杀死3名学生,伤5人。同月,阿肯色州14岁学生约瑟夫·托德(Joseph Todd)击伤两名学生。
没错,这上面案件中,杀人者都是霸凌的受害者。2002年,美国特勤局和教育部的共同调查表明,在之前25年间的37起校园枪击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击者之前曾遭遇霸凌,被羞辱乃至受伤。
在2000年,美国发表了第一份全国性的校园霸凌调查,报告表明,在六到十年级学生中,每天都有三成的学生遭遇到霸凌事件。其中,有320万学生被霸凌,370万学生霸凌他人。同一年,美国全国犯罪预防委员会(National Crime Prevention Council)表明,有多达四分之三的美国儿童曾是霸凌的受害者。
反霸凌法的通过
科伦拜校园事件,就是最后的导火索,让美国校园霸凌的严重性,无法再被回避。
霸凌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有学校,就有霸凌。从一定程度上说,美国的校园文化甚至放纵一定程度的霸凌,认为这是成长的代价,学生表现自己的方式,只是有点不择手段罢了。据心理学家贾娜·朱沃宁(Jaana Juvonen)估计,在校园里发生的霸凌事件中,只有十分之一,老师会出面干涉。
朱沃宁还认为,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学校竞争激烈,变得一切以成绩为先,校方更加不在意对学生的管理。很多学校认为,只要学生成绩好,霸凌现象是次要的。这样,美国的校园里,教室之外,就出现了大量教师无暇顾及的公共场所,也就让霸凌现象益加突显。
因为霸凌者和被霸凌者同是学生,所以霸凌一旦出现,就极有可能重复出现。在某些小地方,有的受害者可能从小学开始,就遭受霸凌直到高中。这样造成的长期伤害,会让学生产生抑郁和自杀倾向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学生:女生抑郁的比例从8%上升到26%,自杀倾向从1%上升到8%,男生抑郁则从3%升到16%,自杀从1%升到4%。在对学生的调查中,霸凌是学生心中的首要问题,只有毒品在高年级学生中可以与其相提并论(其他问题包括歧视、暴力和性骚扰)。
另一面,虽然科伦拜校园事件中,是被霸凌的学生忍无可忍走上杀人之路,实际上,和我们的常识相符,霸凌别人的学生,犯罪率更高。霸凌的学生更爱携带枪支到校、吸毒,参与抢劫、斗殴、偷窃等活动。据调查,到24岁时,霸凌的男学生中有六成被定过罪(没有霸凌也没有被霸凌的男学生比例是23%)。
也就是说,不管是霸凌者还是被霸凌者,都会背上沉重的包袱。英国的一个儿童保护组织Plan International估计,霸凌带来的犯罪为美国造成了每年320亿美元的损失。
于是,在科伦拜校园事件后,以科罗拉多州为首,很快就有一连串的州通过了相关的反霸凌的法律。从1999年佐治亚州第一个通过反霸凌法,到2006年,有16个州通过了反霸凌法,2012年这个数字升至49个。到今年4月,在蒙大拿州通过了反霸凌法后,美国所有州都通过了反霸凌法。
不过,光有法律还不够。美国的震惊性霸凌事件依然连连出现,在媒体上被广为报道。
2006年12月,密苏里州13岁女生梅根·迈尔(Megan Meier)因在网络上被霸凌而自杀。
2008年,俄亥俄州女生杰西卡·洛根(Jessica Logan)因为男友在分手后将其裸照在网上传播自杀。第二年,相似的故事在佛罗里达州的另一名女孩身上发生。
2009年,伊利诺伊州11岁男孩卡尔·沃克-胡佛(Carl Walker-Hoover)因为同性恋被霸凌而自杀。
2010年1月,因为在学校里被几名学生霸凌,麻省的15岁女学生菲尼克斯·普林斯(Phoenix Prince)自杀。同年发生了前面提到的克莱门蒂事件。
2012年1月,田纳西州14岁的菲利普·帕克(Phillip Parker)因为同性恋被霸凌而自杀。
2014年3月,爱荷华州14岁男孩Kenneth Weishuhn因为同性恋被霸凌,受到死亡威胁而自杀。
对霸凌问题的研究
如果说90年代的事件中,媒体与社会关注的,是那些因为无法忍受霸凌怒而杀人者,到此时,关注的现象,则变成了因为被霸凌而放弃生命者。在对学生的调查中,有一半高中生说自己在过去一年曾霸凌过他人,也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说自己被霸凌过。2010年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有六成表示,霸凌现象比以前更加严重。有半数的家长认为责任在家庭,有四成家长认为责任在学校。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霸凌作为一种新现象,也成为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家长认为网络霸凌和其他形式的霸凌一样有害。
因为这些问题,社会开始意识到法律的不足、学校的应对不力。
比如,法律很大程度上是关注于案件,是事后的处理。有些学校针对霸凌采取了老式的简单粗暴的方法。比如对持枪的“零容忍”、组织集体学习等,通过快速地将霸凌者开除或处分,来压制任何霸凌现象,同时希望被霸凌者更坚强一些,却缺少具体的帮助。
但是,霸凌现象远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复杂。随着对霸凌问题的研究逐渐深入并被广为报道,霸凌的陌生一面被更深地揭示出来。
比如,以前很多人认为,那些霸凌别人的学生,多是失败者:他们无法在学业上胜出,而选择了通过霸凌而肯定自己,走上犯罪道路。
相关研究则发现,霸凌者很多并非是学业上受挫。正相反,他们很多是学校里的明星学生。他们并不焦虑沮丧,也很享受自己的明星地位。但是,研究同时发现,这些学生都拥有一些反社会的性格。他们本人缺少同理心,爱冲动,态度叛逆。这些性格让同学和他们会保持一定距离,也加强了他们很酷的自我感觉。霸凌就是这样一个很酷的行为,让他们能享受这种征服感。对于那些不学无术的霸凌者,成绩更多的是结果,而非引发霸凌的原因。
而对于那些被霸凌者,他们往往更敏感,更不合群,缺少自信与安全感。因为缺少信得过的同伴,也不太善于和成年人交流,不合群的他们也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他们得不到同学和老师的支持,让自己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霸凌,也就常常和一些弱势群体联系在一起。
最常见的霸凌对象,就是胖学生。据调查,85%的超重学生在学校曾被霸凌。不过,因为他们通常块头较大,对他们的霸凌通常限于语言暴力。反过来,身体攻击,则更多发生在瘦小的学生身上。除此之外,像少数族裔、同性恋、残疾人这样的弱势群体,也很容易被捡出来遭到霸凌。甚至,就算是在这样的群体内部,也会有人因为表现得不像这个群体的人,而遭到霸凌。
像偏见一样,霸凌本身是一个习得的过程。相关工作者通过大量的探索,意识到霸凌不能通过简单的惩罚来制止,而是要通过长时间深入的学习指导,让学生认识到霸凌的危害,改变态度。
行之有效的反霸凌方法
在80年代,英美的一些工作者也开始进行相关的探索。他们也总结了一些被证明行之有效的反霸凌方法。他们还发现,校方的认真程度会大大提高反霸凌的效果。
2010年,美国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霸凌峰会,并在10月,发布了全面的反霸凌指导意见,希望学校能采纳已被证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霸凌问题。
很多州也在这时或通过了新反霸凌的法案,或修正了原来的法案。像麻省的相关法律,就开始强制要求所有学生每年参加反霸凌的课程,同时也要校方职工积极主动地汇报霸凌现象,以期能及早发现。新泽西州在克莱门蒂自杀事件后,通过了反霸凌法,鼓励学生匿名举报霸凌事件,加强教师的介入度,并向中小学提供了100万美元经费反霸凌。2013年底,新泽西教育部报告说,相关的霸凌事件相比前一年减少了36%。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无条件支持反对这些反霸凌的努力。尤其是在处于模糊地带的语言暴力与网络暴力上,如歧视一样,有时言论自由和霸凌的边界很难界定,也会引来不少质疑。
也有学者指出,更重要的是帮助容易遭到霸凌的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对抗霸凌。因为这些学生最能感到潜在的霸凌,也有动力保护自己,这样也能让他们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社会生存竞争力。
一些民间组织也开始出现,帮助受到霸凌的学生。2012年,歌手LadyGaGa就成立了一个“生来如此基金”(Born This Way Foundation),目的就是要帮助年轻人应对霸凌。
不管如何,霸凌是个古老的问题,它不会因为一些简单的规则而改变,而是要靠整个社会的努力。美国人普遍意识到这个问题,也不过是最近20年的事,他们消除霸凌的努力,可能才刚刚开始。
本文为专题《对校园霸凌Say No!》的第9篇,讲述的是美国的霸凌史以及美国是怎么解决霸凌问题的,查看本期专题所有文章,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