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端午节,父母能送给孩子最温暖的礼物竟然是……

这种礼物最温暖。

    

前些天毛豆妈去一个儿童玩具制造厂那里实地考察,

接待我的负责人是个踏实勤奋的年轻人。

他穿着西装革履,看上去沉稳自信。

寒暄几句之后,

竟意外得知他已是一个三岁女儿的父亲。

可能是都为人父母的原因,

他跟我分享儿童玩具日用品的挑选技巧,

我跟他分享宝宝教育心得,

一下午相谈甚欢。

不知不觉到了傍晚,出于惯例,

我本以为他会提出晚饭邀约,

继续洽谈合作方面的细节。

没想到他却满脸歉意地跟我说他要先走一步了,

理由是:

女儿还在家等我,我该回家陪孩子吃晚饭了。

他的理由让我心里大受感触。他说,

在北京工作奋斗确实压力特别特别大。

但他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能摆好餐桌,

换上便服,陪家人一起开开心心地吃顿饭。

饭桌上,他可以关心女儿的学习进步如何。

问她最喜欢哪个小朋友,

最讨厌动画片里哪个角色。

然后给她讲爸爸小时候玩耍的故事,

讲小时候他光着身子跳进水塘里去摸鱼,

讲他是怎么追着萤火虫漫天遍野地跑啊跑...

直逗得女儿在他怀里“咯咯咯”地笑得那么快乐纯真。

他在讲述陪女儿在家吃饭的画面时,

流露出那么骄傲又满足的表情。

我能看得出来,

“爸爸”这两个字对他来说如此意义重大,

像发着光一样。

11

   除了对他心生更多的欣赏认可之外,

我并没有因为他的提前离开而产生任何不理解的心理。

回家路上,我给毛豆爸打了个电话,

问他:今晚能回家吃饭吗?

毛豆爸的回答并没能带给我惊喜,

他解释说,

今晚有个重要会议都在加班,

要晚点回家。

我掩饰自己的失落,

问:那明天呢?毛豆说他想爸爸了。

毛豆爸说:明天也不行啊,

明天晚上领导安排了饭局,我走不开啊。

我心里委屈极了,可还是坚持:

周末呢?周末总能在家陪孩子吃个饭吧。

毛豆爸也很无奈,

解释说:现在正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阶段,

领导一个电话就得随时响应,

哪有什么周末假期啊,

只能辛苦一下你多陪陪孩子了,

我天天这么忙这么拼命工作,

不也都是为了我们这个家嘛!

我没有再说什么,默默挂了电话。

多么熟悉的对话啊,那种无奈又失落的心情,

相信很多宝妈们都跟我一样,感同身受。

我想起自己曾经在母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实习,

有这样一个发现:

前来心理咨询中心的小朋友,

有的是因为脾气暴躁,

有的是因为性格封闭,

有的是因为与同伴的人际关系不好。

巧的是,这些来咨询的孩子大部分是男孩子,

更巧的是他们都由妈妈带来,

因为爸爸都很忙很忙。

其实,

父亲这一角色所表现出来的权威性、责任感,

是母亲无法给予的。

社会上一些男孩女性化、沉溺网络等现象

其实都是父爱缺失所导致的重要表现。

而近年来全职妈妈的增多、

爸爸离家庭渐远所造成的社会偏差,

也强化了父爱缺失的影响。

22

  我还听见过有爸爸们这样质疑:

就算是陪孩子,

那为什么一定要多陪孩子吃饭呢?

在哪儿吃饭不都一样啊?

于是我特别想推荐一本极牛无比的书,

叫做《韩国首席妈妈绝招教子:六个孩子是博士》

讲的是韩国第一妈妈全惠星女士,

怎样培养出了6个哈佛、耶鲁毕业生的优秀孩子?

她和孩子完美沟通的秘诀之一就是:

一定要全家人一起吃早餐。

全惠星女士这样说:

一起吃饭是给家人创造的最好的交流机会,

父母很容易观察到孩子的情绪,

是积极、开心,还是消沉畏惧。

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

培养与孩子之间信任感情。

毛豆妈想说,

一起吃饭其实只需要花20多分钟的时间,

但这20多分钟却十分珍贵。

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之后,

白天分散各种的家人重新相聚在一起,

面对一桌美味佳肴,爸爸妈妈都陪在身边,

对宝宝来说,这就是最快乐的时光。

是家人之间创造平等愉悦的谈话氛围的最好时机。

毛豆爸也常常没有时间和我们一起吃饭,

他觉得驰骋天下征服事业,

是男人最重要的天职,

天天在家陪老婆孩子的男人,

能有什么大成就呢?

作为妻子,我完全理解他的雄心壮志,

也暗暗心疼他拼命工作的疲惫不堪。

但作为母亲,

每每想起在孩子成长的最重要宝贵的阶段,

爸爸却总是错过缺席,

我的心里就满满都是难过和遗憾。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每个妈妈都希望宝宝能在爸爸最完整温暖的陪伴下快乐成长。

晚上在家陪毛豆玩游戏的时候,

毛豆总是一遍遍问我: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啊?

我说:因为爸爸要努力工作赚钱,

这样才能给你买小汽车,

买变形金刚,

买好看的故事书啊。

毛豆拿着手里的遥控小汽车,似懂非懂地说:

那我可以用这个小汽车换爸爸陪我一天吗?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孩子的问题,

直到夜晚哄毛豆上床睡着了,

毛豆爸才一脸疲惫地回家了。

    我没有对他唠唠叨叨或是指责埋怨,

我坐到他身边,

把我攒的毛豆小时候的照片慢慢翻给他看,

对他说

“毛豆在6个月时可以稳坐餐椅吃晚餐”

“8个月的时候,毛豆第一次把豌豆泥放进嘴里”

“1岁的时候,吃到我做的蛋饼,毛豆满意的咂摸嘴。”

可是这些你都不在场,

那么多珍贵美好的瞬间你都错过了...

毛豆今天还问我,

能不能用他的小汽车换爸爸陪他一天。

你说,我该怎么回答呢?

毛豆爸久久没有说话,

他沉思着,最后终于慢慢搂着我的肩膀说:

你告诉毛豆,

明天晚上爸爸会早点回家,陪他一起吃饭!

【毛豆妈叨叨】很快就端午节了,祝所有的爸爸妈妈宝贝们节日快乐,希望宝爸们也不要那么辛苦拼命了,记得多回家陪孩子一起吃饭哦!因为只有你的陪伴,才是送给孩子最温暖的礼物。

And,亲爱的们,从今天起咱们文末有个小彩蛋!叫做“问问毛豆妈”专栏。

问问毛豆妈

问:毛豆妈,你好,我有个问题,一直在思考,不得要领,希望得到你的提示。

我的女儿,三岁九个月,是性格随和的那种,活泼好动,对环境敏感,小心,讲道理,讲原则。她到外边玩非常期待和小朋友一起玩,可真正遇到小朋友了,明明想接近,却总是不主动,也不愿意离开,就一人在原地矛盾,或者在我鼓励之后靠前一会儿又闪出来了,有时还会拉着我的衣服拽到小朋友的妈妈身边。可最终我们大人谈着谈着,她自己又落单了,感觉她不会融入到大家一起玩。能看出她对一起玩的深深的向往,可就不会主动,总期待别人找她,一旦别的小朋友主动跟她打招呼,又一起玩儿了,会开心地跑到我身边小声说,我有好朋友啦!问题就是:我就等小朋友找我,如果没有就失落。请毛豆妈帮忙,真是着急呀!

毛豆妈答: 看得出来,您女儿性格敏感,渴望友谊,但又容易受挫。我想提醒您的是,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有两个最稳妥的途径。一是让孩子从做中学,实际行动带来的“我原来能做到”让孩子更体会到自己的力量,这样她就倾向于复制自己的行为。二是大人对孩子的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暂时的失落,你不必露出失望担心的表情,孩子做到的时候,热情大胆的用言语赞扬,孩子慢慢就会变得活泼起来。

毛豆妈:北师大教育学硕士,专注于0-6岁的育儿科学、睡眠&饮食、绘本&玩具、性格培养。

854
相关阅读
孩子发脾气、打人,为什么?怎么破?

孩子发脾气、打人等攻击行为实际上和他的吃喝的本能需求是一样的。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不听话、骂人打人的表现实际上是正常的本能反应。.

妈咪ok 26 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