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细雨纷纷柳絮飘,清明节的生命教育不可少

如果孩子提问:“爸爸妈妈,人为什么会死去?”你会回避问题,还是坦诚给出自己的答案?

清明将至,准备带孩子一起为去世的亲人扫墓?那么,你是否准备好了,面对懵懂好奇的孩子,如何解释“死亡”这件事?如果孩子提问:“爸爸妈妈,人为什么会死去?”你会回避问题,还是坦诚给出自己的答案?

美国儿童教育学家罗夫斯认为,如果孩子能在开诚布公谈论死亡的环境下长大,那么他对死亡会有较好的理解,不至于太害怕。

清明节前夕,5岁男孩牛牛突然冒出的一句问话让妈妈吓了一跳。

 当时,牛牛妈正在和老公商量清明节去给婆婆扫墓,除了带上菊花以外还要不要带点祭品,正在玩积木的牛牛突然插了一句:“奶奶没了,还能出来吃饭吗?”

牛牛妈假装没有听到儿子的话,不动声色地把牛牛最喜欢而平时不给他玩的植物大战僵尸游戏调了出来,从而转移了儿子的注意力。牛牛奶奶是去年春天因为突发心脏病去世的,牛牛是由奶奶从小看到大的,每天晚上都跟奶奶一起睡觉。老人去世当天的凌晨,还搂着牛牛睡觉。

老人突然离世后,牛牛妈一直害怕儿子追问有关奶奶的问题。可儿子之后的表现出乎意料,让她感到十分困惑。“婆婆去世那天,我们很混乱,怕他受影响,还是照常把他送到了幼儿园,我去接他回家的时候,他班上的老师告诉我,牛牛告诉班里的好多小朋友还有老师说‘我奶奶死了,天没亮救护车就把她拉走了’,还专门跑到幼儿园园长那里说这句话。”

虽然不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表现,牛牛妈还是谨慎地观察了牛牛一段时间,牛牛除了更依恋妈妈之外,没有表现出其他异样,牛牛妈才放心下来。清明节,牛牛妈也不打算带儿子一起去扫墓,怕勾起孩子的问题。“这一年来,我给他做饭或者洗衣服,他有时会说‘奶奶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从来不追问奶奶去哪儿了,我也就顺其自然,没有跟他多说。也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孩子。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在他的心里,是否能理解奶奶去世了究竟意味着什么。”

像牛牛妈这样,无法跟孩子谈论死亡的家长还有很多。据了解,带着孩子祭扫的父母十有八九会面临孩子关于“死亡”话题连珠炮般的提问,“真是越问越让人崩溃,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少家长怕犯忌讳,只能粗暴地让孩子住嘴,威胁孩子不让他们再提“死”字。 然而,家长对于死亡,尤其是对亲人死亡的不解释,其实也可能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困惑。  

心理学临床研究表明,幼儿早在2-3岁时就已经对死亡有了一种模糊的认识,到5-6岁时已经能够理解死亡的概念,但如果他们一直得不到关于死亡的正确信息或者没有接受过相关的教育干预,那么当他们真正面临生命死亡事件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健康往往会受到威胁。

中国孩子缺乏“死亡教育”

在中国,受自古以来的传统风俗影响,“死”成为一个遭人避讳的字眼。当不好的事情发生,人们会下意识地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谈,想把灾难、恐怖、黑暗等隔离在孩子的世界之外,避免他受伤害。

在西方国家,死亡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美国幼儿园和中小学,有专门的“死亡教育”课。老师根据生活中的事例,如幼儿园饲养的小动物死亡、班里一个同学生病去世等,来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死亡:老师会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周围,简单明了地告诉孩子坏消息,毫不含糊地解释:死亡,就是永远不会回来,不管我们多么伤痛,也改变不了这件事。老师会带孩子通过各种方式来纪念,有时还会安排一个特殊的时间,把大家聚在一起,回忆曾经的点滴,让孩子在此过程中学会忘却与珍藏。

在中国,能够坦然地与孩子谈论死亡的家长并不多,很少见到家长带着年幼的孩子去殡仪馆送故去的人最后一程。有些家长会认为殡仪馆“阴气”,或者觉得说死不吉利。

其实,最好的保护,是家人亲口告诉孩子坏消息,并教他如何直面现实。美国家长便是如此,他们会让孩子从小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让孩子毫无阴影地正确对待生死,通过实现更有意义的事来提升生命质量

清明扫墓如何和孩子聊“死亡” ?

死亡教育包括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对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处理及调适。研究者普遍认为,死亡教育目标是带给社会更多温暖,令人们更加正视生命。

【0-3岁】从心理学研究来看,0-3岁儿童处于对死亡认识的“分离阶段”,还无法分辨“死亡”和“分离”的差别。如果孩子不主动提关于死亡的问题,家长就没有必要刻意教育。如果孩子提起这方面问题,家长不能避而不答,也不能采取欺骗的做法。亲人去世了怕孩子难以接受就说亲人没有死,只是睡着了或者出去一段时间,这都是不正确的。

3岁以下的孩子思维局限于他能看得到和触摸得到的东西,离开了这个范围,他就不会再关注了。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生死感触不深,很难明白什么是死亡,可以打比方地说,有一天他就像汽车一样,开走了,消失了,不再回到家里来。解释不必过多,告诉他以后都不会再看到那位亲人在身边,等他大一些,再向他说明更详细的情况。

【3-6岁】对死亡认识的“结构性阶段”。孩子理解的“死亡”即躺下不动、不呼吸,会玩“办家家”装死,但不能辨认“生”与“死”是无法共存的。他也许会对死亡产生兴趣,问到家长关于死亡的问题,要明确地告诉他,人死是不能复生的,我们可以郑重地向死去的亲人告别,还可以向孩子解释,他们为什么会死去。

家长可以用打比方的方式来进行,将死亡的概念具体到孩子身边能接触到的小动物、植物身上。如告诉孩子:“人也像小狗一样,在有生命的时候会陪着主人散步、玩耍,但如果生病了,或者发生了意外,它也许就会死去,那么什么是死呢?死就是生命的结束,生命结束后就不能再像活着时那样跟人玩,也不会再出现和存在,而是永远地消失了。”对于3-6岁大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解释不仅易于让孩子接受,也能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本质和真相。

【6岁以后】6-12岁是对死亡认识的功能性阶段,12岁以上进入抽象思考阶段,走向成熟的死亡观。上了小学以后的孩子,一般都对死亡有了自己的认识,他们已经知道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不会重现,这时,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孩子正确地看待死亡。进而做一些安全知识的教育,如,介绍生命是很宝贵的,要如何珍惜生命,亦或是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的行为,为了爱护自己,在家或是学校都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这样才能让自己幸福地生活下去。

幼儿有关死亡问题的“参考答案”

1、爷爷奶奶死了吗?

奶奶(爷爷)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她(他)会在遥远的地方想着我们,我们也会想她(他)的,想她(他)的时候,我们就给她(他)烧烧香。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的,就像花开了几天后就会谢了,小动物病了、老了也会死的,这是大自然的一个规律。我们活着的人,就要好好地、快乐地生活着。

TIPS:家长不特别强化死亡的恐惧,孩子就没有太多怕的概念,不然古语怎么会说:初生牛犊不怕虎。

2、死是怎么一回事?

就像自然界中花草树木的死亡一样,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他就死亡了,他的身体就停止一切活动了。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快乐、饥饿、炎热和寒冷;他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

TIPS:家长在向孩子解释死亡的时候,要注意用平静、缓和的语音语调,既要保持科学,又不能冰冷生涩。不能为了渲染死亡的气氛,而故意把声音弄得低沉阴森。

3、爸爸妈妈也会死吗?

是的,我们很多年以后会死亡,但那时我们已经很老很老了。现在,只要我们每天爱吃饭、爱运动,把身体养得棒棒的,就不会那么快死亡。

TIPS:当孩子明白死亡的含义时,大多数情况都会产生恐惧感。这时,应该舒缓孩子的情绪,给孩子安全感。

 

在回答孩子的“死亡”疑问时,家长往往容易给出不科学的答案,以下几种常见的错误应尽量避免。

1、把“死亡”捏造成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很多的父母喜欢这样做,受故事的诱惑,孩子很容易信以为真地掉进一个幻想的世界里,而将“死亡”残酷的一面忘得干干净净。父母以为用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得孩子永远生活在美好的世界里,将他们永远保护在没有伤痛的世界里。但这决不是一种健康的手法,因为往后他们很可能较难以去面对人生的真实一面。

2、用“去很远很远的地方旅行了”或“到天堂去了”来替代“死亡”的说法

这种方法孩子比较能接受,可以起到安抚孩子的作用,也因此消除了失去亲人或宠物的不安和伤心。但或许时间一久孩子就会对死者,怎么去那么久?而产生抱怨,或认为他们不跟自己说声“再见”就走而怀恨在心,所以父母用旅行来代替死亡告诉孩子,也不是一种很恰当的方法。

3、把死比喻成“睡觉”

很多大人会跟孩子说死亡就是“安安静静地睡觉,睡好久好久永远都不起来”。在这样的描述中很容易混淆死亡和睡觉这两个事件,关于这点,身为父母的应该特别注意,否则孩子可能会害怕睡眠,甚至恐惧一睡就会不起,所以要帮助孩子理清死亡与睡眠的差别。

 

赢在起点,中国0~6岁专业分龄育儿自媒体,针对0~6岁各阶段发展敏感期,培养学习能力(专注力,记忆力)、语言表达、数理逻辑/情绪感情/社会交往、行为习惯等能力,入园适应、幼升小(衔接)一站解决。更多好文点这里》》》

微信公众号:

赢在起点

934
相关阅读
组织孩子看动物解剖,他们为什么坚持给孩子最残酷的生命教育?

妈妈,你会死吗?我以后会死吗?死了以后的世界是怎么样的?这是很多孩子会对爸爸妈妈提出的问题,面对孩子这样的问题,父母可以趁着这次机会给孩子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生命教育。.

圈圈 0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