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育儿|这件影响孩子终生幸福的事,很多妈妈都做错了

这个妈妈引以为豪的乖男生,长久以来压抑自己的愿望,不敢对妈妈提要求,也不敢反抗妈妈的命令,只能通过极端方式发泄情绪,甚至,跟妈妈相处时都透露着疏离和冷漠。 这一切,都是被误读的“延迟满足”惹的祸。

女友L的儿子3岁,行为规矩,很少哭闹,让我们羡慕不已。

说起带娃妙招,L有条“制胜法宝”:延迟满足。

当L的儿子还是个小婴儿,想吃奶要扯着嗓子哭够3分钟才会等来妈妈的怀抱;想要某样玩具,玩具就在手边L也会等一会儿才给拿;想吃零食,必须努力表现才能得到……

一个看起来很有自控力的小男生就这样炼成,L对自己的教育成果亦相当满意。

一天我们聚餐,L去洗手间,她儿子看妈妈走远,立刻抓起刚才妈妈不许他吃的零食塞进嘴巴,然后又抓起一把……等L回来,儿子已然成为乖宝宝。

餐后大家逛商场,L的儿子站在一排玩具车前,眼睛放光,L像往常一样转身离开。我在不远处,看到L的儿子在妈妈背后,狠狠踢了小汽车一脚,又把一排玩具车都推倒,才紧跑几步跟上妈妈……

这个妈妈引以为豪的乖男生,长久以来压抑自己的愿望,不敢对妈妈提要求,也不敢反抗妈妈的命令,只能通过极端方式发泄情绪,甚至,跟妈妈相处时都透露着疏离和冷漠。

这一切,都是被误读的“延迟满足”惹的祸。

u=1176987001,2036205075&fm=21&gp=0.jpg

“延迟满足”第一宗罪:

越不容易得到的东西越想要

成年人最想得到的是什么?当然是平时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孩子也一样,往往对不得手的东西保持热情。

欲望处理得好可以“化诱惑为动力”,处理不好就会“被魔鬼牵着鼻子走”。我们当然都希望让孩子“化诱惑为动力”,但我们会辩别孩子的欲望和需求吗?

饿了想吃、渴了想喝是本能,不被满足就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而超出规则之外的东西,才属于欲望,是可以拒绝的范围。对宝宝所有要求都不假思索地“延迟满足”,或干脆置之不理,结果往往适得其返,欲望真会变魔鬼。

“延迟满足”第二宗罪:

妈妈的爱需要我用“乖”去交换

“如果我表现得更乖,妈妈就会满足我的要求,就会更爱我。”这是处于等待中的孩子最真实的想法。长此以往,每次妈妈不及时回应,孩子都会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

这样的等待越多,孩子安全感受到的影响越大。如果小宝宝吃喝玩的需求被妈妈无理由地拒绝或延迟,宝宝会对生存环境充满不安和恐惧,精神安全感也很难顺利构建。有些宝宝出现较强的攻击性,也和没有安全感有极大关系。

“延迟满足”第三宗罪:

“想要”是不对的

我们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无比信任我们,但在他需要我们时,我们却总是说不可以或等一下,甚至不理不睬。孩子哭闹没有用,挣扎没有用……

渐渐地,因为妈妈的持续否定,孩子认为“想要”是不对的、羞耻的。这种羞耻感,不断打击着孩子的自尊与自信,严重者导致成年后无法清晰对别人表达自我。

102327574_4.jpg

自控力从来都是由自己决定

小孩子不懂得情绪是什么,不高兴时只会哭闹。当他们情绪失控,如果妈妈能蹲下来说:“妈妈明白你的感受,很想帮助你。”孩子将得到很大的安慰和鼓励。

妈妈的接纳与共情,是孩子的情绪镇静剂。一点一滴的爱与理解,让孩子慢慢学会自我控制。总有一天,渐渐长大的孩子会明白:这件事的确让我很难过,但没关系,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10_1416194424.jpg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的哭闹只是粗暴制止或不加理睬,坏情绪就会一直积压在孩子心底,直至摧毁自我。

L的儿子面对喜欢的玩具,是自己控制住欲望决定不要,还是妈妈在替他控制欲望?

答案显而易见。L对儿子所进行的“延迟满足”教育,因为缺少理解与尊重,成了干预孩子成长的坏典型。而她的儿子,由压抑渐渐变成愤怒,通过背地里“使坏”来发泄情绪。

正确地延迟满足,妈妈可以这样做

d833c895d143ad4b533b166887025aafa40f0604.jpg

对可以满足的事,延迟的同时告诉孩子原因。

孩子要吃饼干,看看表也确实到了加餐时间。此时,如果你想用延迟法培养孩子的自控力,那你可以这样告诉孩子:“你想吃这个?好的,妈妈明白了。这个时间我们确实应该吃点东西,不过请稍等片刻,妈妈要先洗洗手,再帮你准备好餐具,除了饼干妈妈还可以给你准备一些水果,而且你也要先把手洗干净……”

你可以多啰嗦一会儿,边说边做,动作慢一点,让孩子等得久一些。这样做的重点是,孩子知道自己的需求是被妈妈理解的,知道妈妈在为了满足自己而忙碌,整个等待过程中妈妈都和自己在一起……虽然孩子可能会因为不耐烦而哭闹几声,但他会渐渐明白,等待是有原因的,他需要等待。

 对不能满足的事,一定不要哄骗。

在商场里,孩子看中一件玩具。但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于是选择拒绝。孩子开始耍脾气、哭闹,于是父母说:“你看,咱们今天没有带够钱,先回去,等下次有钱了再来买。”但我们很清楚,根本没有“下一次”。

这不是“延迟满足”,是欺骗,不仅会破坏亲子关系中的信任感,也会影响孩子自控力的养成。

低龄宝宝自控力很低,他们只相信可以触摸到的、确定的东西。因此,只有当他们知道父母的承诺一定会兑现时,才可能发挥稚嫩的自控力。父母的哄骗,只会让小宝宝习惯于迅速获得眼前利益。

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言出必行。对于不能买回家的玩具,我们要做的是先听一听孩子为什么想要——先尊重、认可、接纳孩子的想法,再当机立断告诉他“不可以”,以及“不可以”的原因。

201011151515.jpg

“延迟满足”的秘诀,不在于延迟而在于满足。

3岁以前,是孩子学习平复情绪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孩子五六岁时更容易接受大人的管束。

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注定要学会适应各种规则,需求也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作为孩子最信任的人,父母最应该做的,不是控制孩子的需求,而是理解他们,然后决定是及时满足,还是延迟满足,或者不能满足。

当然,无论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孩子都有知情权——他们有权利享受立刻得到满足的快乐,也有权利知道需要等待才能获得满足的原因,还有不能得到满足的原因。

明白原因,才能帮助他们成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闫涵妈妈:母婴行业资深从业者,蒙台梭利育儿践行者,分享育儿知识、育儿经验、孕期知识、育儿故事,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个人公众号:闫涵妈妈(ID:yanhanmama2016)

823
相关阅读
孕期生活及胎教

幼儿的教育从准妈妈们怀孕那刻就开始了.

Michelle妈妈 1 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