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逼迫儿女的父母,其实尚不知如何应对自己未来30年漫长的老龄生活

“一个人入世不是为了活几岁,而是为了‘验收’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入世不是为了活几岁,而是为了‘验收’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春节回家,明明是一件暖心的事情,却又往往在距离过近之后,让一个“逼”字成了父母与子女互动的主角。没有结婚的,是被“逼婚”;结了婚,又被父母催促着生孩子;又或者,在外地工作,被父母念念叨叨地要求回到身边来发展⋯⋯

这林林总总无一例外的戏码,到最后,只逼得人透不过气来,要赶紧离家。尽管如此,没有哪个儿女,不是一边感到厌烦一边为此内疚,饱受折磨。

老人和我们的关系,怎么会变成这么大的一个难题?这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今天,我们特地发出一篇文章,请你并邀请上你的父母一起看。

这篇文章节选自著名心理学家陆晓娅为“幸福研习社”录制的读书音频。晓娅老师与我们的爸妈年龄相仿,近年都在研究老龄问题。

1

 退休后的几十年如何安排?

陆晓娅:台湾女作家简祯,写了一本关于老年的书,叫做《谁在银光闪闪的地方,等你》。这本书在台湾居然卖了20万册。

这可能跟高龄社会的到来有关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现在走在街上会不会觉得老人越来越多?高龄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都说人活七十古来稀,现在活九十多、一百的超高龄老人,越来越多,四处可见。可以说,高龄老人才是新新人类。

王珲:对,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

陆晓娅:医疗好了,吃得好了,战争、饥荒少了,人可能就活的长了。但是活到晚年,到底什么样子,我们要不要有所准备?过去六十岁退休,七十没准儿就over了,所以觉得退休以后好像也没有几年。但现在如果说活到九十,就意味着退休以后还有三十年。

这三十年怎么过,会过成什么样,该不该去思考?我看了很多老年学的著作,但是我真的非常爱简祯这本书。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作者首先是非常可爱的一个人,通过文字,你总能感觉到这个人,是一个非常爽朗、大气,内心特别丰富、敢于直面人生真相的人。

有一天,她跟她妈妈漫无边际地闲聊,她妈妈就说,死了以后要撒海——就是把骨灰撒到海里去,然后简祯就说,哦,这样的话,那到时候要不要帮你穿游泳衣呀?她妈妈笑着说,随便啦。简祯就说,万一你生的这些没用的孝子孝女晕船,一面吐一面帮你撒骨灰,变成玉米浓汤怎么办呢?她妈妈又说随便啦⋯⋯会不会觉得她们的态度好有趣?

1

没有真正活过的人,才是怕死的  

陆晓娅:当这个社会老年人的比例占得那么高的时候,简祯会说,也许将来走进麦当劳,会不会设有老人专区啊?地铁上不光有博爱座,恐怕也要有博爱专车喽,因为有一车一车的老人了。

所以老年社会是整体的,我们都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包括伦理学的挑战。一个老年人老了以后,生命还有价值吗?

王珲: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陆晓娅:你看央视上有一个广告就是,儿子,等你考上大学了,妈妈就享福了;儿子,等你结婚有了孩子,妈妈就享福了。在传统社会里,一个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好不好,他会比较期待于后代。他觉得我生养你们,是为了我有一个更好的晚年。但在现代社会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会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时候在街上看到那些老年人,我脑子里会出现一句话,叫老人寂寞深似海。但是谁来填补你的寂寞,谁来为你晚年的精神生活负起责任?老年人也要有精神老本。

王珲:对,没有这个的话,你都难以承受那种老了的空虚感。就是在熬日子。

陆晓娅:剩下大把的时间,但是拿这个大把的时间干什么呢?有一个老人,早上四点就醒了,然后熬到五点起来,捶腿一百下,刮头皮多少下,给孩子打电话多少分钟,又怎么样揉腰多少下……其实很多老人真的是需要找一些事情来填捱过这些时间。

现在很多老人很重视养生,但如果你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老年生活质量,只懂得养生,你肯定OUT了。简祯在书中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她说一个人入世不是为了活几岁,而是为了“验收”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一些老年人活的很不堪,他的行为无法令人尊敬。在公共汽车上动手打人,或者在家里有很多让子女觉得不可理喻的行为。有种种状况不能平静地享受晚年生活,不能平静地去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这些老人,其实多数应该是有心理创伤的,他们经历一场又一场的运动,很多人生命中最好的年华一事无成。

王珲:就没有实现自己,没有活出自己。当然会不愿意死去。

陆晓娅:你说得太对了。亚隆的很多研究就发现,没有真正活过的人,才是怕死的人。当然人可能都是因为这个、那个而怕死,但其中最重要的对死亡的恐惧,是因为没有充分地真正地活出自己。哇,我可不要变成那样讨人嫌的老人。

1

  老年人应该构建独立的自我  

陆晓娅:老人和后辈的关系,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我观察了一些老人和后辈的互动,比如我有的朋友,从国外回来陪已经进入到晚年的父母,他们常会觉得,好不容易请下假花时间回来,但是没过两天就受不了。

王珲:这不是跟我们春节回家的感觉很像嘛。

陆晓娅:是,这确实就是有很多的父母觉得晚年幸福要由子女负责。在这种关系里,永远有一种无法平等对话的状态。他们不太能够去考虑,儿女处在一个什么状态,是不是因为照顾老人,其实也付出特别多。我真的看到,70多岁的老人喂100岁的妈妈吃饭,弯着腰,也是非常辛苦。

简祯就说,老年是人生最不浪漫,且最孤军奋战的一段路。想想看,如果这个老人从未建构自我主体,从未学会独处,那么他可能跟子女的关系更容易变得纠结,几乎是在“用我们的半条命,去把子女的生活都毁掉⋯⋯”

王珲:感觉就像拼尽力气,把生命的重心放到子女身上了。

陆晓娅:这对我们是一个警醒。我们就要去想,要不要成为坠住子女的东西?还是说,OK,生命的这条船,哪怕我划不动,也许我真的不是要把它紧紧和另外一条船拴在一起,让它不能动弹。

王珲:这样的想法也是蛮个人主义思潮下的想法,就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

陆晓娅:我觉得可能强调的是人对自己生命的责任。当然,人不可能完全独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是要形成连接,但是怎么样连接是健康的、良性的?所以我也会跟妈妈老人院的一些老人说,哎,今天你的孩子来看你了,你会跟他怎么说?可不可以这样去跟他说,最近怎么样呀,你这么忙,还来看我,妈妈非常高兴,谢谢你呀。如果这样表达,会不会孩子更愿意来?

这样孩子会觉得,付出被看到了。而不是对孩子说,你还知道你有妈呀?这是完全不同的感受。

王珲:对呀,那种话一定是要他内心有这种力量,才可以说得出。

陆晓娅:对,所以就是建构独立的自我,这个对于今天的父母,是蛮大的命题。

1

  把生命最后阶段的每一天,拿来探访美、享受美  

陆晓娅:简祯在书中介绍了一些方法。比如,把生命最后阶段的每一天拿来探访美、享受美,与战战兢兢把每一天拿来长寿,哪一种生命观比较值得追求呢?

生活中任何的东西,都变成可以欣赏的。我在我妈妈养老院里看到,有老人把狗尾巴草拔下来、插起来。那也是一个能够发现美、感受美的心灵,能够被美滋养。

我还特别喜欢简祯写给晚年的自己的文章。

有几个东西她特别不想带进老年:

一个就是不要把因疲惫而滋生的怨带进老年。她说怨让你觉得所有人都亏欠你,你不知不觉需索无度,时时刻刻想为自己喊冤、控诉、翻案、平反,久之,变成满腹怨言,面目可憎的老人。

第二个她不想带进老年的叫贪,戒除贪念。对生命的执着与贪欲,想要长寿,想要躲在病的搏杀掩饰之下,留在人间,永远享有活着的感觉。她告诉自己,万万不可,切记,万万不可。

“当你起念挽留,留住吧生命,便不自觉地变成不敢面对疾病,无法思考死亡,而凡事采取逃避的老小孩。你所思所想,都是如何祛病回春,你会开始贪婪,认为家人应该全心全意照顾你,把你的存活视做生命重心,奋斗目的,稍有不足便遭你斥责,甚至不惜翻账本,向家人讨人情债,落入最俗不可耐的金钱投报率的计算。如果你变成这样的人,我真心的,义不反顾地希望你的生命终止于一场小型滤过性病毒的狂欢。” 女中豪杰吧。

王珲:嗯。陆老师,接近一个小时的分享,坐在您对面我觉得好幸运,这种感觉就是,我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因为做《心理月刊》主编,接触到“人生下半场”的命题,因此知道,人在中年,必须要提前做一些心理准备,迎接生命的新的变化。而您今天的分享,让我提前预知了老年,老年也可以充满美感的。它会让我有一个准备,有一种觉悟。

陆晓娅:我觉得,不要把老年活成人生的垃圾时间。就像球场上的垃圾时间一样。我们有这么好的书,我也觉得是很幸运的,能够看看,哦,原来……

王珲:除了书,还有您带着自己生命的深切体验和思索去解读这本书的,这真是太宝贵了。谢谢您!

 

以上对话,我们只截取了三分之一内容。陆晓娅老师对于简祯作品——《谁在银光闪闪的地方,等你》的完整解读,在幸福研习社中。加入幸福研习社,获得更多知名心理学家对精彩作品的独到解读。

我们促成理解。让我们透过作品,理解生活。

1

  陆晓娅  

在耄耋老人与青葱学子间穿行

在山川大地与词语密林里徘徊

在文明演变与心灵进化中探索

这个叫陆晓娅的小老太

希望回归童心

玩出有意思有意义的晚年

然后,有尊严地死去

 

1080
相关阅读
为什么很多国外孩子四五岁还穿尿不湿?

Q:国外很多孩子四五岁还穿着纸尿裤呢?人家咋不着急如厕训练? Q:开始如厕训练,可以给宝宝穿“拉拉裤”吗? Q:宝宝拒绝把尿或拒绝在小便盆上便便怎么办? Q:沮丧!宝宝明明已经能够自己上厕所了,怎么又尿床了?.

毛豆妈-益智学堂 27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