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谁妖魔化了孩子打人这件事?

孩子“打人”,罪不可恕?

作者:宇言

关于孩子“打人”,一直以来都有两种声音:一是打回去,二是理性处理。但因为关系到此生最爱,往往在孩子打人和孩子被打两个不同的结果面前,家长自己都立场不一。我带喆同学外出,经常遇到因为孩子之间的争执,大人们吵得不开交。一旦矛盾升级,无论对错,都已经无关胜负,吓着的肯定是孩子。小伙伴宇言这个推送,从全新角度诠释了“孩子打人”,看完之后,对于小朋友的冲动行为,一定有进一步了解。

有位妈妈给我们留言,说娃半年前开始有打人行为,起初动不动就抓你一下或给你一巴掌,现在快两岁,出去玩一眼看不住就把旁边小朋友打哭了。每次娃打人,这位妈妈都会跟娃讲道理,还狠狠打过娃的手。但说归说,打归打,没一会儿,毛病又犯了。妈妈为此很焦虑,一说出去玩,首先想到的就是娃把小朋友打了怎么办……

特别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

前几天,优妹在早教中心玩耍,爬上蹦蹦床跳得正欢,有个小朋友也要上去,她直接一掌拍到人家头上,小朋友当场大哭。对方妈妈飞身过来:“这是谁家孩子?没人管啊?随便打人?”

我低眉顺眼说“对不起”,抱起优妹,一边消化被人责骂的郁闷,一边安抚被对方高声粗语吓到的优妹,一边考虑:该怎样才能让她明白打人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攻击行为影响孩子一生的人际关系

有研究证明,3岁时爱打架的宝宝,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时攻击性强的孩子,10~14岁时打架、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都会更明显。

心理学家曾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预测其成年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或同事不和等。

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女,如果10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数都与同事关系紧张。

一句话,孩子在幼年时所表现出的“攻击性”强弱,影响到他们一生的人际关系质量。

不是所有攻击行为都出于恶意

人类的攻击行为分两种:一种是有意识攻击,以伤害他人为目的。另一种是无意识攻击,目的不在于伤害对方,只为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对社会规则缺乏认知,他们的攻击行为往往不是为了伤害对方,而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

“咬”是一种探索

一岁左右的宝宝处在口欲敏感期,会通过“咬”来探索世界。他们会咬玩具,也咬人。被宝宝咬得直跳脚的经历妈妈们肯定都有过,其实宝宝对你绝无恶意,他们只是在进行探索,用一种你无法理解的方式。

“踢”是一种锻炼

活动能力越来越强的宝宝,对挥胳膊踢腿这样的动作兴奋不已,他们一次次练习这些动作,对玩具,也对人。在练习中,他们的肌肉得到锻炼,对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自信。如果你突然遭遇宝宝的拳脚,可能他们只是在锻炼身体。

“闹”是一种宣泄

随着宝宝越来越自信,想法也越来越多,在想得到某样东西、想做某件事却没被满足时,他们会用哭闹来宣泄愤怒,用踢打来向父母示威。这时候,帮他们平复情绪,比教育他们不许打人更重要。

“打人”是一种自我保护

两岁以后的孩子,自我意识增强,当自己的玩具或游戏场地可能被“侵犯”时,他们挥起小手打下去的动作绝对出自本能。这是他们解除威胁和捍卫权益的方式——这些还未接受系统教育的小人儿,就只会通过这么原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22

上述种种,和成人世界中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攻击行为,本质截然不同。对于“爱打人”的孩子,用成人标准去判定其恶意指数,是草率与不公正的。

如果真有哪个孩子在幼年时期就对旁人表现出明显敌意,以伤害对方为目的去进行恶意攻击,那家长要好好审视一下孩子的成长环境了,如非环境影响,没有哪个孩子会对这世界带有天生的敌意。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就是这个道理。

允许孩子合理释放攻击性

理解了孩子的攻击行为,就不会觉得这事令人难以接受了。

每个婴儿,都是携带最原始的活力而来,他们用挥舞的手脚释放这种活力。父母对此的接纳程度,影响着婴儿对自己的判定——我到底是好的,还是坏的。

如果我们对孩子这种“攻击性”一味批评压制,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你不好,你不对。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地否定与严厉制止,会让孩子的表达方式越来越坏。

也许孩子会因为畏惧父母权威而放弃自己与生俱来的攻击性,因而变得怯懦;也许孩子会放弃攻击他人,转而攻击自己,结果是抑郁、自残,甚至自杀。

33

帮孩子学会控制,而不是简单制止

如果孩子就是“爱打人”,动不动就打人,该怎么办?

千万不要“以暴制暴”

如果家人有用武力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一定会有攻击行为,这几乎是条定律。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如果大人时不时动用武力,孩子理所当然会认定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冷处理”胜过讲道理

对孩子的不良举动,弄清原因后,尽可能平静温和去对待,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不必急于讲道理,可以进行几分钟的“冷处理”,用你的缄默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打人是不对的,所以我不理你。”这样“冷处理”几次后,孩子会渐渐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有所改观。

肃清生活中的暴力镜头

亲戚家一个小孩,3岁,从自家二层高的窗台上“飞”了下去,事后问他为啥这么做,他很委屈地说,蝙蝠侠就是这么做的。所幸楼下搭了层防雨棚,挡了一下,他虽身体多处骨折,好歹保住小命,如若不然,你还能找蝙蝠侠说理去吗?

因为无知,所以无畏。负责任的妈妈一定慎重选择给孩子看的绘本和动画片,在他们还不能明辨是非时,引导他们远离打斗题材,可以有效减少他们的危险举动与攻击行为。

不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常在小区里看到孩子们在一边玩耍,老人们在一边交流育儿经验,这家姥姥说娃就是不爱吃青菜水果,那家奶奶说娃就是脾气不好老是打人……声音很大,一点儿不避讳孩子。孩子边玩边听——噢,原来我不爱吃青菜水果;噢,原来我脾气不好爱打人……

这种标签对孩子改正不良行为没有任何益处,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认知。一旦孩子认定“我就是这样的”,那想改都难了。

帮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

去闺密家串门,目睹她2岁的娃黏在她怀里,前一秒还浓情蜜意,后一秒已在她胳膊上咬出两排牙印。闺蜜疼得呲牙咧嘴,正色道:“你知道你咬了妈妈,妈妈是什么感觉吗?”娃笑嘻嘻回答“不知道”。继续问:“那咱们试一试好吗?妈妈也咬你一下,你看看是什么感觉。”娃回答“好”,天真地伸出小胳膊。

闺蜜果真咬下去,一秒钟后娃咧嘴大哭:“好疼!”闺蜜紧紧抱住娃:“妈妈知道很疼,你刚才咬妈妈,妈妈也是这么疼,咱们互相安慰一下好吗?”母女俩就这么相拥好一会儿,直到娃破涕为笑。

接下来,娃还会试探地用嘴碰妈妈的胳膊,闺蜜说:“如果你很想咬一下,需要先征得妈妈同意。”娃立刻问:“妈妈我可以咬你一下吗?”“可以,但要轻一点。”娃果真只是轻轻咬了一下,心满意足。

你看,其实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攻击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从小培养孩子的同理心,让他们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孩子会渐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伤害。

闫涵,母婴行业资深从业者,育婴师、蒙台梭利 育儿践行者,媒体策划,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路。本文版权归闫涵妈妈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闫涵妈妈(微信号:yanhanmama2016)授权。

转载请联系作者,关注请戳二维码

闫涵妈妈

1075
相关阅读
我为什么反对中国家长用游戏力?

游戏力迎合了喜欢直接找方法的家长,让他们更深更猛的插入到孩子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SanClass三课 30 3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