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少?头发黄?怎么办?
长假期间,带着娃和各种朋友见面聚会玩,大家看到OK都会说一句,呀,你儿子头发现在不少嘛,也许他小时候头发稀拉得让人印象太深刻了!
嗯,所以今儿来和大家说说宝宝头发的事儿!
有些宝宝从妈妈肚子里出来时就自带一头浓密秀发,看起来特有型;而有些宝宝一出生便是个光头宝宝,即使过了大半年眼见着人家剃了一次都已经第二茬了,头发即总也长不出来。小稀毛的宝宝虽然也是萌萌哒,但和一头致密秀发的宝宝放一起一比较,就会总觉得缺点啥。
为啥有的宝宝想要长点头发这么难,怪上天不公还是怪爸妈基因?
六个月前靠娘胎,六个月后靠自己
宝宝出生时多少都会有些头发,有些毛发浓密的宝宝甚至后颈也有大量粗糙头发,活像马匹的鬃毛,又或是全身上下都很多毛,活像个“小毛孩”。事实上,宝宝出生头六个月头发的多少是由胎儿时期母亲体内的荷尔蒙影响所致,而出生后没再接收妈妈的荷尔蒙,头发便会停止成长。在六个月时进入休止期,这时会出现大量掉发,但同时新的头发也会快速生长出来。
休止期后,通常会进入头发猛长期,但新长出来的头发未必与初生时的头发一样,因为六个月以后新头发的生长取决于宝宝自身的荷尔蒙了,所以头发的软硬度、颜色都可能因为自身荷尔蒙有所转变,很有可能由粗变软、由深变浅、由曲变直……当然这个自身的荷尔蒙也就是爸妈的基因咯。
虽然头发猛长期一般在六个月的休止期后发生,但也有些宝宝到两三岁才发生转变,所以即使宝宝现在发量很少,也绝不用担心。
OK妈也发现六个月前后宝宝的小枕头上有大量细细的脱落的小毛,而六个月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宝宝的头发比头几个月明显更少了,基本要掉完了,新发却迟迟不长出来。
头发少,多剃才会浓密,当真?
因为OK从小头发少还软,所以收到的生发建议一直不绝于耳,诸如“给她头发全刮光就会长出浓密的新发”、“多剃剃,越剃越浓”。
当然,我是绝不会给宝宝剃发的,因为这不科学啊!
我们看到的宝宝或浓或稀的头发都是头皮外的头发,而头发的长势或者质量是取决于头皮下的发根,所以即使剃光宝宝头皮上的头发,后面该长出多少头发还是由发根来决定,和头皮上的头发无关啊啊啊。宝宝头发是黑是黄,是多是少都不会受到剃光头的影响。
也有些人说:把头发刮光可以刺激到毛囊,从而长出更多头发。这个说法就是想当然,是不是洗发水广告看多了,脑补出这样的理(miu)论。我只想说,刮头发,对于宝宝是非常不安全的。剃刮容易损伤宝宝皮肤,引起感染,如果细菌侵入头发根部破坏了毛囊,不但头发长得不好,反而会弄巧成拙,导致脱发。
而之所以确实有些人会觉得头发剃过会更浓密,事实上只是新生发很短,所以看起来会更粗更硬。此外,也可能刚好剃光过以后进入了“猛长期”,并不是剃发的功劳。因此,与其用剃头的方法来让宝宝头发长得浓密一些,不如关注宝宝的营养,让他们有足够的营养用于长头发。
宝宝头发如何护理
>>>> 宝宝应该多久洗一次头呢?
应该由气温决定,宝宝洗头通常和洗澡在一起洗,所以夏天可以天天洗,冬天3天左右洗一次。不过夏天洗头并不用每次都用洗发水,即使在出汗较多的高温天气,OK妈给宝宝洗头也是隔一天用洗发水。另外,给宝宝洗发时必须轻柔,若太大力或快速地按摩头皮,会对毛囊造成压力,加快头发脱落或破损。
>>>> 头痂(头皮上的奶痂)要如何处理?
虽然头痂在头皮上结得一块块的看着影响美观,但这东西绝不建议用手去抠。可以纱布上弄一些橄榄油,抹在宝宝头上,等十分钟后,慢慢洗一下,揉揉就会掉下来。OK妈自己试过,两三次之后就完全干净了。
>>>> 女宝宝头发长了,扎小辫子会伤头皮吗?
替宝宝绑头发时,别扯得太紧,否则确实是会伤害头皮及头发。当然,宝宝头发通常又细又碎,自己还会用小手乱碰,不扎得紧点很容易就松掉,如果是这种情况,宁可还是剪得稍短一些自然垂落比较好。此外给宝宝梳头要用软毛刷或宽齿的梳子,以免打结或拉伤宝宝头皮。
有没有秀发的食物
虽说发质是遗传于爸妈,但头发中97%的成分都是蛋白质,所以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是有利于头发生长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今年已经58岁了,依然一头秀丽如瀑布般的乌发,发际线也没丝毫后退迹象,据她自己说她会非常注重饮食搭配来照顾好自己的秀发。
哪些食物是可以促进宝宝头发生长的呢?
首先最被关心的微量元素,确实缺锌缺铁等微量元素会影响到头发生长,当然这逻辑其实是缺微量元素会整个的影响到身体发育,也因此会影响头发。微量元素不能过量补,只要日常饮食中保证牛奶、瘦肉、鱼、蛋、虾、豆制品、水果和胡萝卜等各种食物的摄入,就不会缺;此外,专门针对头发特别有益的食物有黑芝麻、核桃、坚果一类的,当然给宝宝吃的坚果必需碾碎。
部分资料参考:http://www.whattoexpect.com/first-year/ask-heidi/newborn-hair.aspx
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国际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科学、智商情商,也分享有关睡眠、喂养、疾病等最有细节、最具有参考价值的育儿心得。 本文为妈咪OK原创,版权归妈咪OK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妈咪OK(微信号:mami-ok)授权。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