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这是一个关于远航的故事,教会孩子独立和爱!

孩子的童心,是一种很珍贵的自我。无论周星驰的电影;毕加索的油画,甚至是乔布斯的电子产品,大家都能读出可贵的童心。

十年弹指一挥间,沧海终化为桑田。

这是一本关于独立、出走和成长的故事。男孩的玩具船有一天漂入了大海,与风浪搏击,与更大更强的船抗衡,也结交了其他伙伴,牵着它的绳子始终有一天要放开,给它自由。

0.jpg

这种情况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从出生到上学,短短的几年,孩子会慢慢地离开父母的庇佑和保护,成长,独立;而父母,也不得不放下自己无数的依恋和担心,让孩子去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我和未来。这是一个令无数人纠结、心碎或者鼓舞的过程。

有时候持续几年,父母们清晨送走独自上学的孩子,随后冒着迟到的风险默默“跟踪”,只为了确保孩子安全到达;有时候父母们挣扎很久放弃了想要更换的汽车,却毫不犹豫的为孩子定下了昂贵的暑期夏令营;更有太多的父母,赌上所有积蓄把孩子送出了国门,却含着眼泪久久不愿离开机场。

1.jpg

大部分时候,孩子是忘性的,世界那么美好,等待他们的是光明的前程,甜蜜的爱情和五光十色的未来;而父母,却总是来不及防备。十年弹指一挥间,这种关于爱的话题会慢慢的袭来。不过还好,故事的最后,孩子懂得要放开牵住小船的绳子,玩具船也清楚,不管自己漂到哪里,最后还是应该回到爱的起点。

在阅读这个绘本的时候,与最亲爱的人交流依恋和放开,独立和爱,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


保持一颗童心,这不是口号

看到这个绘本,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杜甫著名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话称得上经典,耳熟能详,文学上有很高的地位。你觉得他好,说出很多理论,可是写不出来,模仿不了。我也写不出,因为我们都丧失了这个能力,就是拥有一颗童心,去感受外物的力量。我们都曾有过那样的年纪,花儿为我们绽放,阳光为我们发光,星辰为我们明亮,大地为我们萌生一片绿意,那是童年中的“自我”。

2.jpg

后来慢慢地长大,我们需要学着去调节社会关系,建构生存基础,取得社会地位,慢慢地,就把这个能力丢开了,丢开了,也就永远失去了。在这个绘本里,一颗童心,可以融入这艘玩具船,在双开页的彩页里感受它的孤独,它的幸福,以及它的希望。而我们成年人,如何努力,也只能感到一片苍白。

美国心理学家乔治•赫伯特•米德提出的自我理论,在年纪较小的时候,儿童会想象以自己为中心。米德提出了自我发展的三个模式:预备阶段、游戏阶段和博弈阶段

在“游戏阶段”,米德提出游戏阶段的重点在于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想象他人的视角,并依据这一想象观点做出反应的过程。翻开朋友圈,各种孩子在家古灵精怪的模仿大人的视频引来无数的笑声,孩子们的模仿力,观察力、感受力真是无与伦比;而我们却已经很难做到,甚至把这个只是作为一个玩笑。

3.jpg

孩子的童心,是一种很珍贵的自我。无论周星驰的电影;毕加索的油画,甚至是乔布斯的电子产品,大家都能读出可贵的童心。

喜欢这个故事,喜欢这个绘本,不管是成年人或是儿童,试着发现其中的美。


(图文来自:绘分享)

1449
相关阅读
孩子发脾气、打人,为什么?怎么破?

孩子发脾气、打人等攻击行为实际上和他的吃喝的本能需求是一样的。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不听话、骂人打人的表现实际上是正常的本能反应。.

妈咪ok 26 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