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接纳才是疗愈孩子和自己的最好方式

孩子的任何行为问题很多时候会影射出我们家长的很多问题,比如孩子尿床,比如孩子攻击别人,比如孩子专注力不够,他们在用各种问题来提示我们,告诉我们哪需要调整了,可能是夫妻关系不好,可能是教育方式不对,可能是我们从原生家庭传承过来的情绪又传递给了孩子……

文渊说:

孩子的任何行为问题很多时候会影射出我们家长的很多问题,比如孩子尿床,比如孩子攻击别人,比如孩子专注力不够,他们在用各种问题来提示我们,告诉我们哪需要调整了,可能是夫妻关系不好,可能是教育方式不对,可能是我们从原生家庭传承过来的情绪又传递给了孩子……

今天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一则自己的故事,如果对你有哪怕一点点的启发,我就会百倍欣慰。也感谢大家的支持,你们的支持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孩子的突然没有安全感是来自于哪?

可乐3岁上了幼儿园之后,他有一段时间特别的黏人。就算是在小区跟玩得很熟悉的小朋友一块玩,别的小朋友跑很远了,他稍跑远一点就会回头看我一眼,然后叫道:“妈妈,你过来。”要我紧紧跟着他一起跑。

还有几次,我自己带他去超市,让他坐在购物车里,我转头挑选水果,结果就听到他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然后拉着我不让我离开他半步。

这种明显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让我一度陷入比较焦虑的状态,心想难道是之前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可是没上幼儿园之前,他也没这种表现啊,怎么现在反而退行了呢?我试图告诉自己这可能是上幼儿园进入了新环境的原因,可能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可是这个现象一直持续近两个月,并没有明显改善。对此,我也开始有点不耐烦。他叫我,我都会试图跟他讲道理:“你看,你跟XX不是玩得挺好吗?你自己去吧,妈妈在这看着你。”或者说:“哎呀,你看,别的小朋友都不要妈妈陪。”更甚时就会威胁他:“你如果不自己去玩,那咱们就回家。”最后,就直接指责:“全国各地跑也没见你这样,怎么突然变得这么黏人呢。”他有时会哭着让我一块去,但我还是会坚持所谓的原则和立场。

说得多了,他干脆选择守在我的身边不再去玩,有时会闹着硬拉着我过去…… 

原来问题出在我自己身上

有一天晚上照例给可乐讲绘本故事时,我才知道问题在哪。那天可乐选择的是《汤姆走丢了》这本书,我讲到汤姆想起找收银台阿姨帮忙的时候,可乐突然说:“妈妈,只有他自己,他该多害怕啊。”我顺口就说了句:“是啊,所以,跟爸爸妈妈出去的时候,一定要紧紧跟着,千万不能瞎跑。”

故事讲完了,睡觉前,可乐对我说:“妈妈,明天我不想出去了,我们还是在家玩吧。”本来想说:“为什么啊,你不是最喜欢出去玩了吗?”话来没出口,我突然想到刚才的故事绘本他的担忧和他近段时间的表现。

我问:“你是不是担心出去玩像汤姆一样找不到爸爸妈妈怎么办啊?”

他有点不高兴的点了点头。

我又问:“所以,每次出去玩,你总不希望离开妈妈,也是担心找不到妈妈是吗?”

他说:“我不想跟妈妈分开。”

(只有积极的倾听才能剖开事情真相,这时候耐性、不评判、不指责,不说教尤其重要。)

我又想起他两岁半左右发生的一件事。那一次带他去外地玩,我买东西付钱时,一回头就发现孩子不见了。当时电光火石般一闪念,心跳都快震没了。还好我很快听到一阵熟悉的哭声,寻着哭声找去,发现可乐就站五米远处的十字路口那哭。

从此之后,每次去远处玩我就会看他特别紧,眼睛一刻也不会离开。回家之后,也经常给他讲防走丢的故事,不断给他灌输走丢了要怎么办,要求他记住我们的电话号码和名字,家庭地址。这些工作都很有成效,可是带来的后遗症似乎也不少。同时,我下意识对可乐也有了双重标准:在熟悉的环境你可以随意的玩;在不熟悉的环境你得紧紧跟着我。但是一个3岁的孩子是没有办法像成年人一样去判断和思考,他只知道只要离开妈妈是一件很恐惧的事。

意识到这里时,我的心就那么揪成了一团,怪不得每次他的视线都不愿意离开我,是因为他真的担心和害怕。而这种担心和害怕是我不断传递和暗示给他的,而他接收到了。在他担心和害怕的时候,我每次还试图跟他讲道理,甚至威胁他,就是没有选择去倾听去共情他的感受,因为我被自己的焦虑和害怕给淹没了,所以我看不到他的需求,感受不到他的感受。

(就像我开始提到很多对孩子所谓的原则和立场,其实很多是在掩盖我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担忧。就像好些家长要求孩子一顿必须得吃多少饭,按时睡觉按时玩耍和学习,没有达到期望家长就会暴怒不已;就像动画片《小王子》里面那个控制的妈妈,小女孩每天的作息要严格按照她拟定的计划。表面妈妈是为了让小女孩有一个更优秀幸福的未来,可是背后何尝又不是通过控制来掩盖自己人生的挫败感呢?)

在这种揪心中我确实也看到了一个控制焦虑的我,用一根无形的绳子在套着自己的孩子,外在表现是担心孩子走丢,内在是害怕孩子一旦有点什么事,别人会对自己全职妈妈的否定。孩子的行为表现就像一把照妖镜,家长任何的掩饰在他面前都会原形毕露,无处遁形,当时的我内疚和羞愧夹杂出现,无地自容。

只有接纳才是疗愈孩子和自己的最好方式

面对别人的问题都是很轻松的,面对自己的问题总是很痛苦的,但还好,痛苦总是伴随成长的,饭要慢慢吃,事也要慢慢做。既然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就开始做调整。

我开始真正重视尊重孩子的选择和要求,他回头看我我会对他报以鼓励的微笑,他要求我跟着,我就会假装屁颠屁颠的跟着,有时还会装做跑不快气喘吁吁的样子。他不愿意去别的小朋友家,那我们就邀请别的小朋友来家里玩。我的心态逐渐平和,就算是商量也不再纠结所谓的立场和原则,只是纯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对他、对自己的接纳上限也在逐渐放宽。

终于……我记得那天很冷,但却是少见的阳光蓝天白云,从幼儿园回来时,夕阳还带着一点点的余温羞涩盘旋着不愿离去。可乐跟另一个好朋友在楼前的台阶和斜坡来回奔跑,我在后面跟着,又一次,他上台阶时对我叫到:“妈妈,你来。”

我有点累了,不想再跑。就温和的跟他说:“妈妈有点跑不动了,想歇一歇,你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或者等我一会,可以吗?”(在PET父母效能训练里面,发出“我—信息”时有一条我感觉比较重要的:即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这个方法我在不断尝试,效果显著。)

他说:“那我自己有点害怕。”

我灵机一动,问道:“那我怎么做你才不会害怕呢?”(把问题又抛给他,让他自己想办法。)

他想了想说:“那你就站在斜坡的那边(尽头)吧。”

顺着他指的方向是斜坡的尽头,其实离他更远了。我按照他的要求站在那等他。

然后……然后他就跟好朋友又开始乐呵呵地自在地来回跑,没有回头看我,也没再要求我跟在后面。

我就站在那,阳光最后一点余温缓慢消失,我的手脚冰凉,但看着在路灯不明不暗的影射可乐那张快乐绽放的小脸,我却迈不动脚,生怕我一动就会破坏掉这个场景,心口有一股热气呼呼往上涌,直往我的鼻子和眼睛里钻,那是一种酸涩和感动交织而成的幸福。透过模糊的双眼听着孩子欢快的笑声。我的脑海里却闪现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里那段话:“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把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是的,我也愿意,用上一辈子的时间,陪伴你所有的喜怒哀乐。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文渊

微信号:yhzyqcz8(与孩子一起成长)

与孩子一起成长  

文渊

一个爱好心理学的宝妈
原想运用心理学科学的养育孩子
结果被孩子给成长了
于是,在教育孩子和成长自己的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致力于原创用最简单的故事分享

最基本的心理学概念以及自我成长之路


957
相关阅读
千万别让“散养”害了孩子

对于散养,我没有支持还是不支持的态度,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主观的说法,不同的人对“散养”有不同的定义和做法。我强烈反对打着“散养”的旗号,放弃对孩子的教养责任。.

圈圈 0 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