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有了一份宽容和大爱对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力就会逐渐绽放。
大家是不是这几年总看到“无条件地爱孩子”这个概念,对于无条件地爱自己,家长可能深感诧异或觉得我已经够爱自己了。
先说说无条件地爱孩子。
无论孩子身体健康与否、无论孩子长相美丑、无论孩子听话或不听话、无论孩子成绩好坏、无论孩子长得高矮胖瘦,无论孩子做对或做错事情,孩子无论在哪个状态,我们家长都接纳孩子,理解孩子。
这样,就是无条件的爱孩子。可是真的能做到吗?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没有分别心地对待孩子吗?
说实话,不容易,有些家长说很难在任何情况下,都包容体谅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能够这样对待自己吗?
家长在过去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成长经历,有的家长说自己小时候就是在疏忽、冷漠的环境中长大,现在用无条件地爱,全然地接受自己的孩子,想做,好像一时却做不到,好像什么东西阻拦着自己,卡在那里,做起来很难。
那到底是什么东西呢?那就要先学会“无条件地爱自己。”
我们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吗?我们有时会嫌弃自己这句话没说好,那件事没办好,我们也不自觉地比较社会地位、经济收入、社会身份等方面,我们有时嫌自己身材胖了或瘦了,高了或矮了等等,无论是外貌、职位、社会收入等,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都会加入了比较大军,有可能对自己产生不满。
积极会促使人奋进,消极就会让人颓废、焦虑,不仅影响健康,对处境没有任何改进,也于事无补。
前段时间,我参加一个一天的工作坊,有一些深刻的个人体验。
原来,我认为很接纳、认可自己。可是在压力的情境下,我有时会对自己产生不切实际的期待,那时这样的想法就会让我不开心,当我有了这个觉察,意识到这些影响到我的做事效率的时候,我马上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理解接纳我有这个情绪,这样慢慢地我就开始身心愉悦,快乐的感觉又回来了。
积极正向的情绪引导着我做事,从这里,我学习到内观照顾自己的感受,看到后接纳和转化,就带来美好的感觉,因此也诞生出想写这篇文章给家长。
当我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或事情不如我们所愿,不是按我们期待的方向顺利发展时,负面情绪,压抑了生命的能量,这样,那时候怎样调节自己很关键,这就说到我们是否在这种时候,无条件地爱自己了。
那具体我们怎样做才是无条件地爱自己呢?
有的妈妈说给自己买贵重的化妆品、时尚服装;有的妈妈说去看场电影;还有的爸爸说给自己买优质香烟,慰劳自己。
这样做只是一个方面,我们要在更多层面关爱自己,只有我们的爱箱加满油了,给予孩子的爱,就是纯粹和无条件地爱,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这份沉甸甸的爱,亲子关系的建立也是自然而又容易的事情了。
当我们处在情绪中的时候,特别容易发火,孩子的一个微小的举动有可能就是一个导火索,引起家长的愤怒,事后家长也往往很后悔,不该那样对待孩子。那个时候,孩子也感受不到父母的爱,那种凶巴巴的态度和语气,只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爱自己,那时家长提的要求孩子也充耳不闻,因为那时孩子也在情绪里。
在情绪不佳的时候,我们先处理自己的情绪,看看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看看那些感受,是烦躁、无奈、失望还是难过,当我们认出这些情绪的时候,并且接纳这些负面的情绪,允许它发生,这是我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接纳,才会让我们的心静下来,就会对自己产生一些理解,再接着问自己我怎么做才能满足自己呢?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事情的状态?
每个人都有情绪低落或在压力面前,紧张不平静地的时候,勇敢地看到自己,接纳才会使情绪得到认可。
当情绪来的时候,有的爸爸喝闷酒、抑或K歌,有的妈妈逛商场购买衣服,据商场经理说,他们很喜欢女士疯狂购物,那时他们商场的生意很红火,在有情绪的时候消费就会失去理性。
而我个人认为,当我们遇到不顺利的时候,或者说面对一个困难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理解和宽容。
试想,我们爱孩子,当孩子遇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家长能够理解和鼓励孩子,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的时候,孩子又会焕发光彩,心情随之快乐起来,蹦蹦跳跳地玩去了或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快乐中学习,效率最高,效果最好。
那我们像陪伴孩子一样,陪伴理解自己,看到自己付出的努力,欣赏肯定自己做到的部分,即使有些方面还没有做到,也能够体谅自己,允许自己一点点做到,当我们有了一份宽容和大爱对自己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力就会逐渐绽放。
大多数家长,小时候接受的标准都是“宽以待人,严以律已。”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理解别人要求自己。
如何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理解自己,体谅自己,不仅是一门功课,还是一个挑战。
有些观念已经陈旧了,不适合我们当下的生活,可以选择放弃,更新一些新的理念,有一些新的认识,才能对我们的生活起积极指导的作用,让我们生命的活泉丰盛起来。
爱自己,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可以洗个热水澡、唱唱歌、听音乐、绘画、旅行,抑或在剧场聆听音乐会;可以将心中的情绪书写在纸上,得到一个宣泄和释放;通过运动,跑步、健走等等。
当我们理清了自己,疏解了情绪,带着愉悦开心的状态,和孩子在一起时,孩子能够感受到那份喜悦和快乐,这样是不是带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呢?
作者/寇明玲,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家庭教育指导师,萨提亚模式咨询师,父母大讲堂讲师多家报纸、杂志心理答疑栏目专家。
本文为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微信公众号:寇明玲家庭教育(jiatingjiaoyu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