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缺爱的人长大了往往会极度的渴望爱,对于爱患得患失,比其他人对于爱的获得更为敏感,也更脆弱。
在心灵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伙伴,讲述着自己的故事,似乎都与爱有关。
记得老师上课讲过,有一类人经常像祥林嫂一样跟别人讲述自己的不幸。小时候在家里是怎样的不被宠爱,长大了倒霉的嫁给一个不成器的或者家暴的丈夫,婆婆又因为什么原因对自己横挑鼻子竖挑眼,总之,种种不幸,都让她遇到了。
起初,听的人会很同情这位朋友,动情处甚至为她遭遇的不幸而流泪。可是,听的久了,渐渐的发现了她所描述的剧本的特点:永远都是别人对不起她,她永远是一个受害者。
比如小时候在家不受宠的孩子,父母总是偏心自己以外的兄弟姐妹。那么他的人生剧本就写下了一条:“我是不可爱的,你们总是爱别人比我多。
这里面的“你们”原发的情绪指向父母,因为父母天然被孩子给予厚望是可以无条件爱与接纳自己的客体。
可惜很多家庭的父母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因此常常有孩子受伤,然后带着“我是不值得被爱的”这样信条来生活。
在关系中,会不自觉的搜寻别人对自己不够好的信息。因为童年缺乏爱,自己感知爱和接收爱的容器像漏了洞的杯子,对方的爱多少都不嫌多,因为存不住。而对方对自己稍有忽视,则很有可能歇斯底里。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小的时候,妹妹出生以后,父亲有一句口头禅:“她小,你让着她。”让我就感觉“父亲爱我比妹妹多,我没有妹妹可爱。”
大学我与另外两个室友一起的时候,我常常感觉A与B的关系比我好。我会不自觉的忽略她们各自喜欢我的信息,搜寻的都是A去一个地方叫B陪而不是叫我,B需要帮忙请求的是A不是我,因此来印证“我是不可爱的,别人可以获得的爱比我多”。
直到随着个人的成长,回忆起那段经历我重新觉察的时候,那时我被“自己是不可爱的信念笼罩着”。当A不在,B回到寝室看到我第一句话问道:“A呢”的时候,我都会有一种被忽视的感觉。心底“你关心A不是我”的声音在作祟。
今天回忆起来多么的可笑的醋意,一个正常的人都能反推出:当我不在寝室的时候,B的第一反应其实同样问的是我这个不在的人。
可是,当年没经过成长的自己,在关系的夹缝中就是被忽视折磨着自己,在渴望爱的岁月里,心曾经那么敏感脆弱和卑微无力。
幸运的是更早以前我的人生脚本是正能量的,母亲在3岁以前给了我充分的陪伴;在俄狄浦斯期恰恰因为母亲的离开我在父亲心中是唯一的位置;加上奶奶掌上明珠般对我的呵护以及在我心中种下“我是她心目中最优秀最可爱的大孙女”满满的正能量的种子。
更重要的是一直以来不间断的个人成长,改写自己的心理现实同时修复关系。我可以将剧本中出现的“我是不可爱的,你爱我比妹妹多”改写过来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可是,不幸的是:有些人童年的剧本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可爱,自己值得被爱”的台词。于是,当他们长大了,在任何一段关系里。依然感觉自己不可爱。
这样从小缺乏爱的人,是没有勇气直面自己内心的孤独、无助与恐惧的情绪的。所以,他们最习惯的方式是外投。把能量用来关注外界,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悲哀,他们习惯指责对方给自己的爱不够。
因为他们缺乏无条件的爱,所以在关系中他们丈量爱的标尺还是无条件这个标志。即便他们幸运的遇到这样的伴侣,他们内心的不安全感依然无法停止他们潜意识的搜索对方不够爱自己的证据。
甚至即便他们意识层面知道自己有值得被爱的地方,他们的潜意识也不相信,每过一段时间,会不知觉察的在潜意识的驱使下伤害关系。
表面上,他们缺爱又那么渴望爱。他们也很无奈,百思不得其解:“我那么想好好的享受你的爱,可是我也控制不住为什么总是会做出一些行为来破坏我们的关系”
原因很简单,就是前面反复提到过的——潜意识里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好的亲密关系。
说到这里似乎误解,既然人生脚本是童年写下的,我又无法左右我的童年,那这一生岂不是无法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有一句话:“前半生的脸蛋好看与否是父母给的,后半生是靠自己修的,”这就是相由心生的原理。
所以,前半辈子自己过的不好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选择怨天尤人是自己的权利。但是,后半生依然重蹈前半生的痛苦覆辙是因为放弃了自己可以改写自己人生剧本的权利。
如果你的童年不幸,那么有为自己的后半生剧本改写而努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