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为什么你的家教,不能缺少“钱”的味道?

钱是唯一一个完全不用你引导,小孩子就会自觉喜欢上的东西。所以,你的家教必须补上钱这一课!

    

一个亲戚向我诉说烦恼,她觉得上大二的女儿不会花钱,让我教教她女儿怎么花钱。

听到这我就有点哭笑不得了,在她眼里我是个“会花钱”的女人,这算夸我吗?

“说说看她怎么不会花钱?”

“大一开始每个月给她1000,不到10天就没了,后来每个月1500,还是不到10天,现在每个月2000,依然是不到10天”。

“这哪是不会花钱,这不是很会花钱吗?”

“关键是她只买一些没用的东西啊,衣服、鞋子、帽子,每个月都要买上一堆,但是却舍不得买书!她同学说她上学期所有的课本都是借室友的。她的高中同学聚会,她不去,我问为什么,她说,去还得交50块钱,傻子才去。我仔细回想一下,发现我女儿真的没什么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和她太抠有关系”。

听了亲戚滔滔不绝的诉说,我问:

“你和孩子她爸从来都不告诉孩子家里的真实经济状况吧?”

“从小到大,你都不给她零花钱吧?”

“以前孩子班级有什么需要交钱的集体活动,你是不是一定问,什么活动交这么多钱?”

亲戚愕然“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知道,我靠掐指一算?当然不是,因为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个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过程。

a. 她的女儿不知道父母的经济实力,说明女儿并不关心父母赚钱的不易,也不知道父母能承担的底线是多少,所以花钱没有节制。

b. 她不给女儿零花钱,说明给女儿买必需品时也很少会参考女儿的意见,她的女儿对于喜欢的东西长期处于压制状态,终于等到上大学可以实现部分财务自由,以前有多压抑现在就会有多渴望,她买的不是衣服,而是为了填补她缺失的安全感和占有欲。

c. 她没有从小培养女儿如何支配金钱,她的女儿以钱易物时,只买目前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会长远打算,更不会投资

d. 她对集体活动的一味质疑,使得她的女儿耳濡目染,认为钱与感情,还是钱更重要,不懂得为友情买单。

我给亲戚想了两个办法:记账,每周把账单分享给爸爸妈妈分析,并做下一周的花钱计划;请相对要好的几个同学吃饭。

明明小时候靠宽松的引导就能形成的好习惯,长大后却要靠强制来弥补,得不偿失。

所以,你的家教不能缺少钱的味道。

什么是钱?怎样挣钱?如何花钱?这是作为父母,必须让孩子懂得的三件事。

第一课人人都爱钱,取之有道

钱是唯一一个完全不用你引导,小孩子就会自觉喜欢上的东西:

爷爷用钱在超市换来了ta最喜欢的小汽车;

奶奶用钱给ta买来了大樱桃;

爸爸用钱哄好了生气的妈妈。

但是,钱这么好,可不是你爸爸晚上抱着手机玩游戏或者妈妈敷着面膜,就自动找上门的。你要这样告诉孩子:

钱,是爸爸在35度的高温下,汗流浃背的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跑了10几个客户换来的;

钱,是妈妈每天换乘3趟地铁,写的文案改了一遍又一遍得到的。

钱,是清洁工阿姨每天早上4点多就起来扫大街挣来的,为的是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她睡的踏实;

而电视里那个低着头被审判的叔叔,腰缠万贯但是深陷囹圄,是因为他把别人的钱私自放进自己的口袋。

钱是好东西,但是也会让人深陷泥潭,只有得来的方法得当,才能用着安心。

第二课你是钱的主人,而非仆人

10岁的时候,美术课需要一盒蜡笔,妈妈给了我5块钱巨款,小小的人儿背着书包站在琳琅满目的商品前,我想要那个录音机样式的文具盒填满我的小书包,但是,要花12块钱。

“妈妈,我想要一个文具盒”,

“你已经有两个了”。

“那我能刷碗赚零花钱吗?”

“可以”。

连续刷了两星期碗后,我兴冲冲的奔向我的文具盒,走到了跟前,却突然发现我并不是那么想要它了。转身,离开,我选择攒下辛苦赚下的12块钱。

这件关于零花钱的故事,启蒙了我究竟该如何支配手里有限的钱。

如何花钱,本质是处理“需要”与“想要”这两者冲突的过程。蜡笔是我所需要的,铅笔盒是我想要的,但是我的钱目前只够买需要的,所以我必须暂时压抑一下我的欲望,并通过努力工作来满足我的欲望。

对钱的合理支配,不是与生俱来,需要后天训练。

曾经有人做过调查,NBA有60%的退役球员在五年内面临破产的窘境,包括2013年退役的球星艾弗森。这个身高仅为1.83米,完全靠着努力和汗水成为顶级球星的男人,在10年内挥霍了将近10亿人民币:每次出行,至少带50名亲朋好友,痴迷夜店,在亚特兰大赌场,一夜输掉百万美元,酗酒,生活糜烂。

一个人赚了普通人几辈子也不敢想的财富后,本该过着富足的生活,结果没有花钱之道,成为钱的奴隶,皆因对钱的不合理支配。

钱是货币符号,是工具,你要赋予它使命,而不能被它绑架。

第三课因材施教

想起两个例子:

a家的小朋友,从5岁开始就靠做家务赚零花钱,目前已经存了一小笔零用钱,获得了巨大的满足感,现在相当自立,动手能力了得;

b家的小朋友遵循同样的方法,却适得其反,他问妈妈,能不能花钱向老师买来100分,因为他认为,钱是万能的,钱既然能买来人做家务同样能买来100分。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所以,如教科书一般的金钱教育是不存在的。正如千千万万本理财书,最大篇幅介绍的都是理论。真正的实践,还是要靠自己。但是,取之有道、用之有方的原则是要灌输给孩子的,有界限的宽容教育最可取。

固定时间段,给孩子固定额度的零用钱,观察ta如何花钱,并在这个过程中加以指导,是最便捷的金钱教育。

如果孩子一拿到钱就马上花掉:试着提醒孩子,钱一下都花完剩下的日子就只能看着别人吃冰淇淋了,因为爸爸妈妈不会再追加零用钱;

如果他与别的孩子攀比:最好的办法是如实坦白家里的经济状况,父母给你的已经是最好;

如果他拿到钱一分都不花全都攒起来:你也要观察,孩子是因为吝啬还是有更好的用途。

经常在商场里看见一些孩子,因为没有给他买某个东西而嚎啕大哭,旁边站着一脸尴尬的父母。尴尬归尴尬,可是还得狠狠心,父母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一定是有原因的,可能家里已经很多同类的东西,可能实在是太贵。

第四课钱多,比不上爱多

小时候,看中了邻居家小朋友的遥控电话,一按开关,各种好听的音乐就扑面而来,好不威风。我回家大闹,也想要一个,妈妈告诉我那个电话是邻居阿姨从日本带回来的,要几百块钱,爸爸妈妈暂时没有能力买。

我不听。

爸爸拿出几张纸板和一捆铜线,问我要不要造一个能说话的电话,我点点头。于是,我和爸爸用纸板粘了两个听筒,再把铜线仔细的穿过去,然后爸爸在客厅我在卧室通起了电话。

这么多年,早已不记得那个遥控电话的模样,却清晰的记得那个闷热的午后,爸爸神采飞扬的用大手抓着土电话与我一本正经的通话:闺女,记住了,铜线振动是可以传声的。

妈妈在一旁笑靥如花。

如今,出生在普通工薪家庭的我,长成了一个“会花钱”的女人,而邻居的女儿,真的成了纨绔子弟,因为她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做生意的父母。

无论钱多钱少,父母的爱与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你们说,不是吗?

作者Lemon妈妈是毛豆妈一直以来的好友,理工科女博士,新晋妈妈~

毛豆妈:北师大教育学硕士,专注于0-6岁的育儿科学、睡眠&饮食、绘本&玩具、性格培养。

本文版权归毛豆妈-益智学堂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由毛豆妈创办的公众号益智学堂(微信号:yizhixuetang01)授权。

833
相关阅读
孩子在玩心理游戏

亲子的相处和互动关系中,父母常成为孩子拋出问题的飞镖靶,不自觉地掉入孩子的预期当中。孩子在玩心理游戏,而父母却因不了解其行为的目的,使自己忙得团团转地疲于应付。.

心理日报 0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