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养娃担心其实是一种魔咒,放心才是对娃最大的祝福

担心其实是一种魔咒,放心是才是最大的祝福!

OK妈说

二宝妈妈圈圈是我们妈咪OK交流群里的管理员,自己也是一名医生,她经常很热心地在群里解答妈妈们带娃中的很多疑问。那天和我交流,她说每天在群里看到妈妈们各种焦虑,真的特别想分享一些心得,告诉大家放轻松点!恩,一起来看看吧——

“我家宝宝今天白天一天没睡要不要紧啊?”、“今天奶就喝了400不到,会不会影响生长啊 ?”、“我家宝宝两个月,还不会抬头,怎么办啊?”、“我家宝宝四个月才13斤,会不会有点轻啊?”、“奶奶自己穿那么少,给我孩子穿那么多,天天喊着我孙子\孙女饿,拼命塞!”等等。在交流群里,每天都有很多这样的“妈妈焦虑”,关于这些我一直想说:当妈妈的,你就应该心大一点!

怀胎十月,初为人母,一切带着新鲜和紧张,月子的激素水平又让妈妈们一时难以适应,宝宝的一点变化,我们都会神经兮兮地想宝宝是不是不正常。可是你要知道,孩子也是人,天热允许你胃口不好还不允许他胃口不好吗?你心情会有变化,他也一样啊。你今天遇到个很high的事情睡意全无,他或许也是想和妈妈你玩玩吖!俗语说“小孩子不掺假,猫三天狗三天”,完全是有道理的。请把他们也当做一个有情感的人,多和自己对比对比,好多问题你就会释怀。

关于孩子的发育过程,一般是遵循“三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但也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是机器一批制造出来的还有不同,更何况是人呢。当他会走路的时候,你还会care他何时会抬头何时会翻身吗?当他读小学的时候,老师还会关心哪个孩子几个月会抬头,几个月会爬吗?看到这里是不是都觉得自己的担心很多余?数据只是一个指标,在指标上上下下的波动过程中,有无数的可能,根本不需要过分看重那个中位数,因为孩子不是制造品啊!我家大宝,100天会抬头、12个月会爬、16.5个月会走,但这些却一点不影响他的创造力,孩子我们更多应该关心的是他的思维能力,而不是琐碎的点点滴滴。

六个月以后,母体带来的抵抗力慢慢消失,宝宝开始建立自己的免疫机制。也许他们容易打(sheng)岔(bing),于是我们的焦虑再度涌现!可是我想说这其实就相当于对他们的一次系统重启,只是过程可能有点艰辛!有的摈不牢的妈妈,三天两头医院跑,但你可能忘了这是很容易交叉感染的。如果孩子生病,我们可以做的是先观察、对症治疗,疾病的转归都是需要时间的。比如上呼吸道感染(俗称感冒),你想一下,如果是我们感染上了,也要经过咽喉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干咳最后就好了的阶段。所以宝宝也一样,都是有过程的。

不是给你开出来吃了就好的就是好药,说不准孩子不吃药疾病本身也快好了,只是刚好凑巧。如果感冒,多喝水和补充维生素c那是绝对没有错的。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建议不去医院不吃药,而是要看情况,如果加重了,或者出现其他症状了,那也该及时看医生。另外,抗生素也不是洪水猛兽,合理运用是最关键。

22

之前好闺蜜的宝宝出生有黄疸,开了传说中的茵栀黄,吃了两周黄疸退了,我和她说也许什么都不吃,两周也退了,大家都知道茵栀黄偏凉性,原理就是让宝宝拉,拉得多黄疸退的快,可是这样也会伤肠胃的吖!我家大宝刚出生也因为黄疸问题吃了茵栀黄,可是黄疸依旧经历了一个月才退掉。到了生二宝,我没有对她进行任何干预,她自己一个月左右退掉。所以关于黄疸这回事,我觉得特别高就去照蓝光,一般情况正常喂养完全是可以退掉的。

大宝五个月时候发烧最高40.6不退,住院了,虽说也是个医生,但当时的我也是担心得要命,10天就睡了30个小时,平均一天3小时都不到。病房的床位护士给我做了很久的心理护理,她和我说,她们病区原来就有一个宝宝病好了,妈妈担心过度,后来猝死了!小孩子这辈子不可能不生病,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只要不生治不好的毛病,小毛小病还是增加抵抗力的过程。So做妈妈一定要心大一点,不然他成长的过程中谁陪他们度过风风雨雨呢?

度过了最艰难的第一年,两岁了,宝宝们体内的小宇宙开始爆发,说什么都摇头,讲什么都不听,万恶的terrible2,妈妈们就开始烦恼,打人怎么办?自虐怎么办?其实每个孩子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告诉你们,越心大的妈妈越容易帮孩子度过这个时期,顺利的过度有利于以后青春叛逆期的成长哦!怎么做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孩子烦躁时候置之不理,等脾气发好了,正常了,和他将心比心的讲道理。正确引导很重要。也可以看看OK妈之前分享过的《你用洪荒之力都不能解决的宝宝难弄时刻,其实这样就能搞定!》很实用!

待到了上学的年纪,其他的不多说,记住最重要一点,千万别去比较,要比也和自己之前比,有进步就好!

寂静法师说的对:“担心其实是一种诅咒,放心是才是最大的祝福!” 原来好好的人因为担心反而变得不正常,好好的事因为担心就变成了担心的结果。这些就是负能量的东西,何必让负能量围绕在自己身边呢?让我们心大一点,都来祝福自己的孩子,身边充满正能量!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妈咪OK,港大教育学博士主创、国际幼儿教育协会专家指导,关注0-6岁宝宝大脑科学、智商情商,也分享有关睡眠、喂养、疾病等最有细节、最具有参考价值的育儿心得。   本文为妈咪OK原创,版权归妈咪OK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妈咪OK(微信号:mami-ok)授权。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

妈咪OK



810
相关阅读
孩子发脾气、打人,为什么?怎么破?

孩子发脾气、打人等攻击行为实际上和他的吃喝的本能需求是一样的。表现出来的所谓的不听话、骂人打人的表现实际上是正常的本能反应。.

妈咪ok 26 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