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顺利通过自己对生命认识的敏感期
-01-
“妈妈,为什么人老了都会死去?”
“妈妈,人为什么会变老,最老的人能活到多少岁,是不是健康的人不会死去?”
“妈妈,我会变老吗?我能活到多少岁?“
“妈妈,死的正确含义是什么,死了就是消失了吗?还会回来吗?”
“妈妈,我不想老死,死是不是很痛苦?”
在回答了儿子的一系列生死问题后,儿子突然趴在枕头上哭了起来,问他原因,他说“我很难过,我不想死,不想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想离开你”
看看我的傻孩子吧,大半夜的谈论生死,还谈的如此认真,我也是醉了,此时此刻,真狠自己读书太少,没有合适的言语将“死”这个字以完美的语言给儿子表达出来,只能将真实的意义讲给他听,会不会过于残忍。
我说“每个人都会死亡,但在这漫长的生命过程中,我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到了老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生命就是一个轮回,我们都应该尊重生命的意义”
儿子又说“那死了以后还会存在吗?在某个时间死的人还回从新开始吗?”
我说“生命就像姥姥家里养的金鱼,金鱼死了你很难过,但是死了的金鱼还会回来吗?”
儿子说“不会,死了就是没有了”说完又伤心的抽泣着……
我也慢慢意识到从现在起儿子的文字、情感敏感期会一直存在着。
什么是敏感期呢?
所谓儿童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专心吸收周围环境某一事物的特性,并不断进行重复实践的过程。
那什么又是生命呢?
简单的说生命是一个能够生长、繁殖、代谢、进化的系统,就是一个事物存在于空间的一种形式;但是生命个体都要经过出生,生长和死亡这一过程。
也许某一时段,孩子都会问及到生死,当孩子问到这一问题时,我们不要含含糊糊的一概而过,因为孩子的脑袋里仿佛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我们要尽可能的让孩子了解到真实的答案,但让幼小的孩子了解生命的意义,确属不宜,
但是不可避之,儿童的生命教育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点拨,引导,让他们对生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不是让孩子自己瞎想,而引起心理恐慌及害怕;
让孩子顺利通过自己对生命认识的敏感期。
-02-
母亲见到我说“xxx,今年才60岁,比我还小呢,几日没见,今天听说死了,咳,人活着不管多不如意,活着就是最好的”
这也许是母亲对生命的理解,活着,无论多不如意,至少还活着,就是好的;一切身外物就有机会争取到。
渐渐地母亲也成为了60岁之上的老者,在我的心里,她还是四十左右的年龄,而我现在也是三十有加的年纪,她四十左右的年龄,怎可能?
慢慢的时间让我们从青年在向中年划过,从前都说三十而立,但现在三十有加的年龄,感觉生活的依旧像个孩子,心里依然依赖着父母;还好,在我们能照顾他们的时候,他们还都健在,这就是一种幸福。
纪伯伦有篇《论死》的散文,里面是这样给死定论的“你愿知道死的奥秘,但是除了在生命的心中寻求以外,你们怎能寻见呢?”
“假如你真要瞻望死的灵魂,你当对生的肉体大大地开展你的心。因为生和死是一件事,如同江河和海洋也是一件事”
“在你的希望和愿欲的深处,隐藏着你对于来生的默识。如同种子在雪下的梦想,你们的心也在梦想着春天,信赖一切的梦境吧,因为在那里面隐藏着永生之门。”
生命很脆弱,正如小沈阳所言“眼睛一闭,一睁,一天就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好好珍惜生命,善待生活,感恩生活。
-------End--------
感谢您的分享
喜欢加关注
id:munier1606;关注请戳二维码;
个人微信号lily_2014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