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学校和社会,不应是霸凌的保护伞

联合起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

-1-

你有权利知道学校在做什么

随着近年来各地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曝光,不少家长感叹道:一些学生在学校里奉行结拜结党等不良风气,遇到问题就用群殴报复来解决,如今的校园俨然上演了“江湖”风气。而学生信奉暴力手段,喜欢以私下斗狠来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做法,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孩子在校园读书的时间段内学校承担了临时监护人的角色。学校不仅要提供给孩子学习、游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保证孩子的安全,孩子在这期间遇到任何问题,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还校园一方净土,为全校的学生撑起一把保护伞。

首先,当诸多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时,我们的学校是否作出了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平时的观察是否到位,从而有效阻止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暴力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对于这些群起而攻之的场面更能说明暴力的“集体”性,它一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学校应正确和客观地引导学生面对社会现实,不回避,不掩饰,不夸大。经常开展一些社会道德问题的大讨论,让学生早一点融入这个社会大家庭之中,学会辨别是非,保护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对于学校来说,要建立良好的校园氛围,营造民主、温馨的校园环境,加强学校依法治校建设,强化教师法治培训,重视学生法律知识教育,开展人际关系与人际矛盾化解教育,对问题学生和被欺凌学生引入心理疏导,教育学生面对校园暴力时采取妥当的应对方式。学校定期开展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增加些早期的心理干预机制,并尽量丰富校园文体生活,将青少年的暴力心理在萌芽期就稀释掉,以防患于未然。

然后,学校要对部分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学生重点关注,加强个别引导和教育,建立各种信息通报制度,及时化解学生之间的各种矛盾,对于校园暴力的苗头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提前制定各类预案,防止暴力事件的升级。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课间休息时间、午休时间等,校园内要有老师或者保卫人员进行巡逻。

对于已经遭受不幸的学生来说,学校老师应该妥善处理,及时通知被打孩子家长,学校和家长共同协调解决。校方能有所作为,才是广大家庭父母信任学校教育的关键,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

-2-

所有工作者,站起来!不要让孩子孤立无援

社会也应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社会的民主、法治环境也会让孩子养成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行为习惯。其次,社会应采取措施对于宣扬暴力的宣传品加以限制,更不能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音像制品中宣扬暴力,这一点我们的社会做的很不够,还有大量宣扬暴力的音像、书籍在社会传播,甚至当前正在热播的、以少年儿童为收视对象的卡通节目中还在明显的宣扬以暴力解决问题。再次,社会应当为受到校园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救济渠道。例如台湾地区在2006年5月即已设立反霸凌免付费电话,提供24小时申诉专线,并于2008年10月5日起并入1999话务系统;另外,也要求学校应设置投诉专线及申诉信箱,安排专人轮值接听受理,并由校长亲自督导。

  
守卫青少年的安全靠法律制度

解决校园暴力,需要法律更有力的保障。在目前正在进行的两会上,来自政协的委员和人大的代表们,就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通过立法遏制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的提案和议案,甚至要求尽快出台“校园反暴力”的建议。

其中,全国人大代表刘晓翠要求修改刑法中14岁以下的青少年不承担法律责任的规定,更是赢得了对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不满已久的网民们的极大支持,在央视发布的相关微博上获得了上万条点赞,几乎是两会期间所有提案和议案中获得点赞最多的一个!

呼唤网络上的正义力量喝止暴力视频

用惨无人道来形容这些花季少年的恶行,恐怕并不为过,这些尚未成年的中学生的暴力性行为简直令人发指。更让人痛心的是,他们似乎以此为快乐,还将其用手机拍摄下来,最后流传到网上,广为传阅。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也有自己的规范,需要专门针对网络安全的网络警察及时发挥作用,加强监管。

网络和媒体人.,请负起责任

校园暴力事件与学校体制、家庭教育不无关系,但又有多少人追问过网络和媒体的责任?

曾经一个名为“某中学女生群架”的视频竟引来30多万网友的疯狂点击,暴力视频之大受欢迎可见一斑。成年人看到这种暴力事件的报道,更多的是感慨或愤怒,但是青春期的孩子或许会被那种所谓“新奇的”、“豪迈的”言行所吸引,试着去模仿,进而导致悲剧的发生。

面对学业的负担、生理心理的变化,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很有压力的。父母工作忙,缺乏与孩子的沟通;学校学生多,老师不可能一一关注到。这时候网络和媒体就应当肩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

媒体传播需要把握好尺度,报道校园暴力事件的目的何在?报道就是为了警示,预防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可是一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量,而过多渲染暴力成分,过细再现暴力情节,都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无论在分辨能力还是选择能力方面都不太成熟,什么是积极的,什么是万万碰不得的,他们还没有形成清晰的概念。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势在必行,加大监管惩治力度,减少对不良现象的过度渲染,让孩子健康成长。

本文为专题《向校园霸凌Say No!》的第7篇,从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指出了改善霸凌现象的方法,呼吁建设更好的社会环境,查看本期专题所有文章,请点这里

976
相关阅读
孩子,收起你的软弱,做自己的英雄

家长要让孩子觉得家是她们的依靠,不论是犯错还是被欺负都勇于和家长沟通,多多陪伴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你的孩子学会坚强!.

心理日报 0 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