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岁 2.5-3岁 3-4岁 4-5岁 5-6岁 6-7岁 7-12岁

爸爸育儿热情不高,原因竟然是这个

看看别人家的爸爸是怎么带娃的

看着外国老爸带娃遛狗抑或逛街,美成一道风景线,轻松不费劲,着实令人羡慕,中国的爸爸在带娃这方面,反而被冠上了“打酱油”之名,那么,打酱油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爸爸们参与孩子成长的积极性不高呢?

场景一:

妈妈在家顾不上自己吃饭,就忙着给孩子喂奶、喂饭、抱着哄、换尿布等等,反正是一切围着孩子转,忙的像个超人一样不可开交。旁边孩子他爸跟没事人一样,拿着手机刷着微信或者抱着电脑打着游戏。妈妈怒:“你看你像个没事人一样,孩子都不管一下,孩子是我自己的吗”?!!

场景二:

爸爸照顾孩子,换个尿布,妈妈在旁边紧张的说“你看你,尿布系的那么紧,会把孩子捂得长湿疹的”。爸爸抱着孩子,妈妈紧张兮兮的说“你胡子别扎着孩子,你轻点抱,慢点”。爸爸带孩子出门了,回来后妈妈发现衣服穿薄了,怒道“你看你,一点都不操心,出门都不知道给孩子加个衣服,冻着他了怎么办?”爸爸也来火了,反驳道:“我不做,你说我对孩子一点都不关心,我做了,你又说我做的不好,你到底想怎么着”?!

许多家庭,天天上演着这些琐碎的争吵。一方面妈妈们觉得自己白天在职场打拼了一天,下班回来还要马上开始打第二份工,兼保姆、老师、玩伴等多重角色,累得不行;另一方面爸爸却根本插不上手,插手总被妈妈们指责到手足无措。

因为孩子的问题引起夫妻关系危机,不是个例。妈妈们一肚子委屈,觉得自己这么累老公却指望不上!爸爸们一肚子怨言,觉得我不做你抱怨,我做你指责,怎么咋做都不对?

妈妈和爸爸一个委屈又疲劳,一个烦乱又寂寞,妈妈们想过问题到底是出在了那里吗?

777.jpg

一、妈妈们在育儿方面有绝对的优越性

据说男人和女人来自不同的星球,即使成为孩子的父母之后,思维的差距仍然在延续。

照顾孩子,满足孩子是刻写在女性基因里的东西,再加上九个多月的漫长怀孕时间和痛苦不堪的生产过程,无疑让妈妈和孩子早已结成了异常紧密的联系。

孩子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一不牵动着妈妈的心,照顾孩子变成妈妈世界里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人比妈妈更关注孩子,没有人比妈妈更重视、更懂孩子的需求。

在育儿的道路上,妈妈们也承担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不断的汲取着先进的育儿理念。据统计,所有育儿的公众账号,关注者中妈妈所占的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购买育儿书籍中,妈妈的购买比例大概是百分之八十。

而新爸爸在和孩子的联系方面显然是有点差劲儿的,对他来说,这个软乎乎皱巴巴的小东西他才刚刚认识没多久,潜意识层面还谈不上什么有感情。

而且作为男性,爸爸们对琐事与细节的处理和观察能力,天生就不及格,最不擅长的就是常规性照顾,比如哄睡、换尿布等,这些缺乏变化的日常小事会让爸爸感觉特别无趣。在育儿道路上爸爸不太在意孩子成长的快慢,所以常以一种“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态来守护孩子,会因此忽略很多的细节。

妈妈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有焦虑感,所以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理论,探索孩子的成长规律,希望能有正确的育儿方式帮助孩子成长;爸爸们在教育孩子方面则会显得比较迟钝,更多的是觉得教育孩子用经验就足够了,不太愿意相信别的理论指导。

正是妈妈和爸爸们这些天生和后来的区别,造就了妈妈们在育儿方面有绝对的优越性。

二、妈妈们警惕,别把优越性变成优越感

优越感是什么?是显示蔑视或自负的性质和状态,有优越感的人,常常容易以不适当的方式(比如高傲、固执等)表现出这种心理状态。

这种优越感表现出来就是在爸爸照顾孩子方面不断的指责和抱怨。当爸爸抱孩子的时候妈妈嫌抱的力度不适中,抱的姿势不科学;

当爸爸陪孩子玩耍时,怪爸爸管的太粗没有时时刻刻盯着孩子,没有第一时间观察到孩子的需求然后立刻满足;

爸爸带孩子出去,结果买了妈妈严令禁止的零食给孩子吃,妈妈如临大敌一顿埋怨,唯恐孩子会有不适。

总之各种抱怨,抱怨爸爸没有尽心、抱怨爸爸做的不对、抱怨爸爸的方法不够科学等等。

逐渐爸爸们就推一推、动一动,这不一定是因为爸爸懒惰,很可能只是妈妈的优越感让爸爸怕做多错多被责备,而问太多又显得自己太笨。

7777.jpg

三、妈妈们这样做才有效

妈妈们在处理爸爸带娃的问题时,最关键的就是“理解”和“控制”。理解就是要理解父亲和母亲在育儿方面存在的差异,控制就是要控制自己的行为话语,控制自己表达的方式和行为的分寸。妈妈们要警惕,别把优越性变成优越感,这样才不会吓跑爸爸的育儿热情:

1.直接不指责的提出你的需要

每一个人都是期待自己被需要的,没有一个爸爸愿意在家里靠边站,成为一个妻子和孩子眼里多余的人。

所以呢,妈妈直截了当的提出自己的需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你需要他,需要他做的具体的事,而不是指责他不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

2.放松自己的心情

妈妈总是很在意细节,尤其是育儿方面总觉得只有自己给孩子的才是最好的,别人没有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都是不对的。

实际上很多情况是妈妈过于紧张的结果,尿布可能会比你系的紧了一点,但是肯定是儿童能够负荷的范围内;衣服可能没有适当的增减,但是绝对不会因此孩子就中暑或者着凉;可能没有及时而准确的回应孩子的需求,但是绝不会因此就给孩子心理留下不可逆转的伤害。因为孩子的爸爸是一个正常人并且还是孩子的亲人,绝不会会做出太超乎情理的事,很多情况下只是当妈妈的太紧张了而已。

3.允许爸爸有自己的陪伴方式

爸爸妈妈在育儿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可能妈妈的陪伴是温柔细腻的,爸爸的陪伴是勇敢刚毅的,妈妈的陪伴是无微不至的,爸爸的陪伴是大大咧咧的,妈妈的陪伴是中规中矩的,爸爸的陪伴是逗比幽默的等等,妈妈应该更多的去接纳这些差异,把爸爸的陪伴当做一种互补,允许爸爸有自己的陪伴方式。

4.以适当的方式和爸爸共同成长

育儿的道路上,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有很多需要自修的东西。妈妈要和爸爸一起去成长,而不是教爸爸成长。妈妈遇到有用的育儿文章或者有效的育儿书籍要和爸爸分享探讨,让爸爸从中自己去学习吸收,探讨着共同进步比妈妈直接告诉爸爸书中的育儿理念,让他必须这样做更有效。

妈妈们用平和的心态,过滤掉自己的优越感,接受父母教养的差异,才能更好的呵护着宝贝们幸福快乐成长哦。

899
相关阅读
五种方法让父子关系更亲密!

母婴之间的天然纽带总是令宝宝与母亲十分亲近,那么父亲如何加强自己与宝宝之间的亲密关系?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刊登文章,推荐了以下5种方法。.

爸爸育儿 0 937